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开局我救了皇后 > 第11章 朱兄要小心啊!

第11章 朱兄要小心啊!(2/2)

目录
好书推荐: 往世云烟 善良的魔神 带着机枪去古代 女尊之这次我能不能换个妻主 我靠烧香爆红娱乐圈 不做恋爱脑后,我成了影帝心尖宠 三国:开局沦囚,厚黑军师归刘 与你的百世难相遇 人在海贼:开局一只康纳 穿越:竟做了假太子的侧妃

“我非得整治整治他们这些傲气。”

朱元璋这副顽童般的举止,在马皇后眼中,只让她连声叹息。

作为几十年的伴侣,马皇后怎能不了解他的心思。

朱元璋内心深处,一直藏着深深的自卑和遗憾。

他虽从未放弃学习,但出身贫贱始终是他心头难以启齿的伤痛。

这份出身带来的自卑,在面对将领时或许不显,但面对文人时,却时常成为他心中一根刺。

特别是后来,出现了刘伯温。

这对君臣一生相争,直至朱元璋去世,他也始终压制着刘伯温。

却也让这位天才就此埋没。

这是朱元璋的遗憾。

刘伯温离世时,马皇后以为朱元璋的遗憾已消,哪知现在窦澈的出现,瞬间点燃了他七年未燃的战火。

看着朱元璋跃跃欲试的样子,马皇后眼珠一转,安抚道:

“既如此,你就更不应对他太过强硬,毕竟他是我的救命恩人,你这样留住他,传出去成何体统?”

“再说,凭他现在的年纪,肯定是留给标儿来重用的。”

“你如今能压他一时,难道还能代替标儿,压他一辈子?”

“可……你也不必把那玉佩给他啊!”

“那小子得寸进尺,给了玉佩,他可能立刻就会离开京城。”

或许是因马皇后刚刚康复,朱元璋罕见地没有反驳她。

只是闷声蹲在床边,小声提出异议。

见朱元璋这般委屈的模样,马皇后笑着摇头。

她都快忘了,朱元璋多久没有表现出这样的姿态了。

不过既然朱元璋没发火,马皇后的语气也柔和不少。

“你看你,糊涂了吧?

我虽然病着,偶尔头脑还是清醒的。”

“窦澈先生的来历我也听说过一些,他孤身一人,无亲无故,你就算强行留下,他难道不会找机会逃走?”

“你难道打算把他关一辈子?”

马皇后见朱元璋若有所思,趁热打铁道:

“再说,人家毕竟是我的救命恩人,世上没有这样对待恩人的道理。”

“你跟我斗了一辈子,为了标儿,何不尝试偶尔信任这些年轻人?”

“说不定标儿以诚相待,反而能和他建立良好的君臣关系呢?”

朱元璋听着马皇后恳切的劝导,张了张嘴,不知该如何回应。

或许是因为对妻子失而复得的感动;或许是因为,朱元璋的脸面不容许他囚禁恩人。

最终,在马皇后含笑的目光下,他缓缓点头,却又似乎不放心地补了一句:

“我可不觉得标儿那小子能做得比我更好。”

“你看着吧,那个窦澈,未必就吃软不吃硬。”

马皇后笑着摇头,目光落在紧闭的宫殿大门。

“这可不一定,以标儿的性格,这么久还没来探望我,能拦住他的,恐怕只有那位窦先生了。”

“窦兄,你说皇后娘娘……真的没事了吗?”

“老朱,这话你已经问了好几遍了。”

“你要是实在不放心,回去叫太子过来瞧瞧不就行了。”

“不过说回来,这么久,太子都没来看望母亲,这可不像他一贯的作风。”

坤宁宫外的庭院中,窦澈一边焦急地等待灯笼,一边应付着朱标的问话。

此时天色已完全暗下来,没有灯笼,行走极为困难。

正好刚出坤宁宫,窦澈就碰到匆忙赶来的朱标。

一石二鸟,他让朱标去安排灯笼,同时两人闲聊着。

“你的灯笼还要多久?不行就向旁边的太监借一个,我和张道长将就一下也能回去。”

朱标笑着摆手:“不成,您和张道长是救了皇后娘娘的大恩人,我要是照顾不周,那可是我的过错。”

“窦兄稍等片刻,顺便给我讲讲,你是如何妙手回春,治好皇后娘娘的?”

在朱标的引导下,窦澈和张三丰一五一十地讲述了今天在坤宁宫发生的事。

讲述中,不可避免地,专横的朱元璋也成了他们的批评对象。

“咱们这位皇上,真是古今未有,我就想不通,他怎么敢强迫别人为他卖命?”

“他就不怕遇到心怀反骨的人,一计之下,颠覆了他的江山?”

窦澈坐在小花园的石凳上,仰头望天,冷笑不止。

“窦兄言重了。”

朱标嘴角抽搐,强装笑容。

但表面仍要表现出兴致勃勃的样子,对窦澈说:

“这次窦兄立下大功,皇上和太子殿下必定会有重赏。”

“我先预祝窦兄了。”

窦澈摇头,无所谓地说:

“赏赐不重要,此事结束后,我也该归隐江湖了。”

“朝廷是是非之地,不适合我这样的人。”

说完,窦澈转头打量朱标。

想了想,低声提醒道:

“我知道朱兄出身高贵,但也要防备。”

“如果皇上执意以雷霆手段解决空印文书之事,那时的朝廷,恐怕就没有讲理的地方了。”

“那时君臣离心,为君者视臣如草芥,为臣者视君如仇敌。”

“那时,不是说没参与就能置身事外的。”

“朱兄要小心啊!”

说完,窦澈拍了拍朱标的肩膀,迈步走向宫门外。

远处,几盏灯火闪烁而来。

朱标站在原地,望着窦澈挺拔的背影,心中思绪万千。

无视身后的朱标。

窦澈和张道长大步走向灯笼,迎面而来的是之前拖走李太医的朱棣。

看到窦澈,朱棣连忙下跪行礼。

“母后转危为安,全靠窦先生妙手回春,请窦先生受孤王一拜。”

窦澈忙上前扶住朱棣,笑道:

“燕王殿下客气了,这是我分内之事。”

说完,窦澈看向队伍最后被拖着的如死狗般的李太医。

这李太医不知受了多少刑,整个人仿佛没了骨头,软绵绵地趴在地上。

一旁,朱棣冷笑:

“还是窦先生医术高超,一眼看出这贼子的险恶用心。”

“这贼招供,诬陷窦先生,是因为被父皇看重,心生怨恨。”

“窦先生放心,我绝不会让他好过!”

说到这,朱棣狠狠瞪了李太医一眼,面容狰狞如恶鬼。

他正想再说些什么,眼角一瞥,恰好看见从坤宁宫门口出来的朱标。

看到四弟,朱标的脚步一顿,心中一沉。

然而,还没等他开口阻止,朱棣已经用力挥手,兴冲冲地喊道:

“大哥!”

完了!

朱标望着兴奋地向他挥手的朱棣,感觉仿佛一桶冷水从头浇下。

他费尽心思隐藏的身份,就这样被这个倒霉的老四轻易揭穿。

朱标仿佛看见,他的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正渐渐远离自己。

果然,朱标眼睁睁地看着,窦澈缓慢而震惊地转过头,瞳孔收缩成针尖大小,直愣愣地盯着他。

“燕王殿下,您说这位是——”

朱棣一愣,呵呵笑着回答:\"

“我大哥,太子殿下。窦先生刚才没和大哥见过面吗?”

见窦澈一脸紧张,朱棣误以为出了问题,忙上前几步,帮着介绍:

“大哥,这就是窦先生,母后的病就是他妙手回春治好的。”

朱标下意识地点点头。

“我知道,我——”

“微臣翰林院编撰窦澈,见过太子殿下。”

窦澈的声音陡然升高,一丝不苟地站在原地,向朱标行礼。

看着窦澈严谨无误的礼仪,朱标一时不知所措。

朝堂上任何人对他行礼都是如此,多年下来,他对这套礼节早已熟悉。

然而此刻,他抬起的右手悬在半空中,嘴唇颤抖,却无法说出那句“爱卿免礼”。

朱标此刻无比怀念昨晚窦澈搭着他的肩膀,一边看着炉火上的药膏,一边和他豪言壮语的场景。

书页 目录
新书推荐: 开局造了李二的反 西周长歌 大唐第一衙内 我在红楼改气数 大宋狼烟 三国:开局斩刘备灭吕布 威猛岳家军 末日进化黑岩 抗战之铁血兵王 大明1630
返回顶部
document.wri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