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开局我救了皇后 > 第14章 向窦先生道歉

第14章 向窦先生道歉(2/2)

目录
好书推荐: 往世云烟 善良的魔神 带着机枪去古代 女尊之这次我能不能换个妻主 我靠烧香爆红娱乐圈 不做恋爱脑后,我成了影帝心尖宠 三国:开局沦囚,厚黑军师归刘 与你的百世难相遇 人在海贼:开局一只康纳 穿越:竟做了假太子的侧妃

既然窦先生不愿入朝为官,那就多欠些人情吧。

他不要官职,那老朱家还人情,他总不能拒绝吧。

来来回回,人情越欠越多,不是自己人也成自己人了。

不得不说,朱棣的确有手段。

堂堂燕王,在窦澈身旁毫无架子。

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经不住朱棣的再三恳求,窦澈无奈,只好随他来曹国公府走一趟。

“来,窦先生请进。”

显然,朱棣真把自己当成了自家人。

他一边招呼门房开门,一边歉意地对窦澈说:

“窦先生勿怪,我这表兄只有一个儿子,事务繁忙,未能远迎,我代他向您道歉。”

窦澈微笑点头。

按规矩,贵客上门应由家中晚辈在门口迎接,这是礼数。

换作他人,见大门紧闭,无人迎接,转身就走的都有。

只是朱棣话说得漂亮,态度又谦恭。

窦澈并未感到冒犯,跟着朱棣穿梭了几道回廊,来到一处花厅。

刚进花厅,还未入门,就听见里面喧闹一片。

窦澈一怔,下意识看向朱棣。

朱棣脸上同样一愣,但他毫不犹豫地推开花厅的门。

门一开,一股酒气扑面而来,让窦澈皱起了眉。

还没等窦澈看清花厅内的情景,就听见朱棣难以置信地喊了一声:

“表哥,岳父!”

嗯?

听到朱棣的称呼,窦澈立刻警觉起来。

这时,他才看清花厅中的场景。

花厅周围,十几个年龄各异的将领围成半个圈,聚精会神地注视着中央。

而在宽大的花厅中央,摆着一个巨大的沙盘模型。

几个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围绕沙盘争论不休,时而在沙盘上指点比划。

一片热闹的景象。

窦澈恍然大悟。

看来这些大明将领正在训练他们的后代。

同时,朱棣解释道:

“窦先生别介意,这是他们的习惯。”

“这些小子还不到上战场的年纪,先在沙盘上培养战略眼光。”

“这边请。”

窦澈点头,不在乎四周投来的目光,跟着朱棣走过一道屏风。

屏风后是一张软榻,躺着一个面容憔悴,却威严不减的中年男子。

窦澈一眼看出,这男子病入膏肓。

但在看到朱棣的瞬间,中年男子连忙挣扎着坐起。

在几个后辈的搀扶下,努力挺直身子。

然后一脸庄重地整理衣冠,向窦澈深深一拜:

“窦先生在上,请受李文忠一拜!”

“曹国公快快请起!”

看着李文忠屈膝跪地,宛如山崩海啸,一向沉稳的窦澈也不禁慌乱。

连忙上前扶住这个瘦弱的男子。

“爹,你干什么?”

见李文忠对窦澈这样的晚辈行如此大礼,一旁,一个少年惊讶地叫出声。

惊慌之下,少年呆立原地,没来得及扶起父亲。

“李文忠早年丧母,颠沛流离,幸有舅舅扶持,舅母疼爱。”

“窦先生妙手回春救了舅母,便是李文忠的恩人。”

“先生不可不受此礼!”

即便窦澈扶着,李文忠仍坚决地半跪在地。

只是他太虚弱了,单膝下跪这样的简单动作都让他气喘吁吁。

意识到自己的体力不支,李文忠连忙回头,狠狠瞪了少年一眼:

“景隆过来,替我向窦先生致谢。”

“爹!”

“快去!”

少年满脸抗拒,不情不愿地走过来,扑通一声跪下,恭敬地行礼。

这次,窦澈没有阻止。

一方面,他现在双手正扶着李文忠,一旦放手,李文忠可能就会磕头。

比起让眼前这位国家栋梁行礼感谢,窦澈觉得接受大明战神一拜,自己心里更能接受。

另一方面,窦澈看出今日这一幕是早已安排好的。

不论这是李文忠真情流露,代表皇族向自己道谢,还是有其他原因。

总之,从踏入这个门的那一刻起,他已经无法逃避。

于是,窦澈坦然接受一礼。见李景隆起身,他用力扶着李文忠,让他重新躺回榻上。

随后不多言,双手并用,握住李文忠的手腕,仔细探查他的身体状况。

“窦先生,如何?”

看着窦澈微微皱眉,一动不动,犹如雕像。

大约等了一盏茶的时间,朱棣终于忍不住焦虑地问。

“我表兄……还有救吗?”

“这话说的,人还没咽气呢。”

诊疗被打断,窦澈不由得翻了个白眼。

“问题不大,开个方子调理一下——”

“可是窦先生。”

窦澈话未说完,李景隆急匆匆开口,带着一丝疑惑:

“之前的御医说家父命在旦夕,但您这里却说问题不大。”

“您……能不能再看看?”

绕过屏风,几步之遥,便是谈笑风生、饮酒畅谈的大明将领。即使在李文忠行礼,窦澈诊脉之际,外面的喧闹声、碰杯声未曾中断,仿佛屏风背后是另一个世界。然而此刻,李景隆一句话出口,外界的嘈杂瞬间消失无踪。

显然,那些将领始终关注着内室的一举一动。花厅陡然寂静,李景隆也呆立原地,他意识到自己失言,但毕竟年少,面对变故,一时手忙脚乱。他下意识地望向身旁的朱棣,却发现他也一脸困惑。

“李景隆,向窦先生道歉。”

宁静并未维持太久,椅腿滑动的声音传来,接着是庄重的嗓音。窦澈眼前一暗,一位身形魁梧、面容开阔的壮汉走来,显然颇具威望,一到场就开始主持局面。

“景隆,窦先生并非朝廷御医,他是你们请来救急的贵宾。自古以来,就医问药有规矩,不能在医生面前提及他人诊断。你触犯了忌讳。”

壮汉话音刚落,李景隆立刻上前,深深鞠躬,虽未言辞,但诚意十足。窦澈见状,脸色稍缓,开口道:“曹国公的病非病,实为伤。”

窦澈取来纸笔,边磨墨边解释:“曹国公当年战场勇猛,遍体鳞伤,仍不下前线,对不对?”

“没错!”朱棣击掌赞同,“父皇曾言,论勇猛,除了常叔叔,就是表哥。窦先生,您是说表哥旧伤未愈?”

“可以这么说。”窦澈头也不抬,专心拟方。

“曹国公的病症并不罕见,秦琼,秦叔宝,大唐名将,就是因此病去世的。”

闻言,众人陷入沉思。那位壮汉反应敏捷,立刻接口:“我从小习武,历经百战,多次重伤。流血无数,怎能不病?”

“对,你说得对。”窦澈惊讶之余,抬头仔细打量壮汉。壮汉察觉,大度地拱手回礼:“老夫徐达,我这外甥,还请窦先生费心。”

“徐达?!”窦澈虽已见过不少历史人物,但仍被这个名字震撼。洪武朝功臣之首,大明左丞相,将来还将被追封为中山王。这样的身份,难怪能在此为朱元璋的外甥做主。

窦澈短暂的惊讶过后,面对徐达探究的目光,他点头道:“确实,通俗点说,曹国公体内血液不足。随着年龄增长,造血功能下降,病情愈发严重。他现在恐怕连觉也睡不安稳,醒来也会头晕目眩吧?”

李文忠瞪大眼睛,他早知窦澈医术高超,但亲身体验,感触更深。这是第一个仅凭脉象就能准确诊断病因的医生。

“对,对,对……”李文忠连连点头,眼中闪烁希望。一旁的徐达问道:“先生,我外甥的病……”

“能治!”窦澈斩钉截铁地回答。他写下药方,仆人端来药膏,窦澈当众解开李文忠衣衫,蘸药膏下针。片刻间,李文忠上半身布满银针。\"

书页 目录
新书推荐: 回到大明做海王 大唐:举世无敌,西府赵王遗腹子 如梦如真的两段人生! 抗战之横扫日寇 纨绔少爷在唐朝 海国英雄志 三国之从小兵开始无敌 大秦:起兵造反,嬴政竟是我军师 抗战从伪装者开始 穿越破案抗金
返回顶部
document.wri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