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中国道教也有趣 > 第九章 李渊认了一个祖宗 上

第九章 李渊认了一个祖宗 上(1/2)

目录
好书推荐: 娇妻溺宠:豪门养妻成瘾 快穿:为完成任务,她亦卑躬屈膝 穿越之绝色公主 开局999999亿暴击 签到90我要做幕后大佬 小瑜儿,你要乖 浮生如闻风里风 海王前夫今天火葬场了吗? 诉云 我的小小新娘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嗯,应该是佳人已去……算了,我就是想说,大隋朝已经成为了过去,成为了历史,隋朝的道教也跟着一起成为了昨日黄花,嗯,成为了过去。新的皇朝建立以后,三教所面临的是彻底洗牌还是维持不变,自己的命运要全部交到别人手里吗?

李家的天下是怎么得到的,那是一段相当精彩的历史,相信道友们也都非常熟悉吧,《说唐》《隋唐演义》等等都值得一看,什么十八路反王、六十四路烟尘的,就不再啰嗦了。总之就是王朝更迭时期,英雄辈出,各显风流,道门同样不乏远见卓识的聪明人,包括前面提到的王远知等高道,自然也要为自己和道教的未来提早谋划。隋末时期,很多起义领袖都需要利用道教的谶纬营造出奉天承运的大势,为自己的势力戴个正义之师的帽子,其中玩得最好的应该就是李渊了。

为了名正言顺地夺取政权,李渊把杨坚当初用过的那一套谶纬术照样复制一下,并且稍微加入点自选动作,于是很多道士纷纷投效,在打天下的过程中提供技术支持,其中以楼观道士岐辉、茅山道士王远知为代表。李渊称帝以后,对在雪中送炭的岐辉、王远知等为代表的道教同仁们非常欣赏,这些可都是曾经有功于大唐的忠义之士啊,所以就奠定了道教在唐朝兴盛的基础,道教界实在不应该忘记他们二位为代表的前辈们为道教作出的伟大贡献。

大唐很强盛,当然是指安史之乱前,但初建时却同样面临着动荡与不安,内忧外患,急需稳定。那时候,还有很多反王抢天下呢,门阀世族的余威依旧,传统势力强大得令人发指,为了能够早一点稳定政权,必须要得到这些门阀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和拥护。当然了,如果能够让自己出身、家族的声望再高那么一点儿,这样就更有利于得到士族们的承认,更容易取得他们的拥护和支持,总之一切都是为了让国家迅速稳定发展起来,所以李渊就仔细想了一下出身血统这个问题。

古代人是极讲究出身的,比如孔家、孟家的人,见面就说我是第几代子孙,然后就会赢得别人的一脸的崇敬,圣人之后,久仰久仰。不要说古代了,就说现在结婚找对象,还有很多人要讲究劳什子门当户对呢,身份高的还有优越感呢,在古代这个情况更突出了。以前没想着当什么皇帝时还不太明显,现在当了皇帝后,李渊陛下自我介绍时说,朕出身关陇世家,明白人一听心里可能就撇嘴了。特别是在文化圈,也是李渊急需拉拢的那些士族们,对他的跟脚更是门清,噢,关陇世家啊……那不就是北方胡族嘛,胡人血脉和汉人通婚,血统不纯正了啊,这无形中影响忠诚度啊。

大家对唐朝的大事小情应该很熟悉,宫廷剧也不少,李渊、李世民、杨贵妃、唐明皇都是明星人物,不过说起李渊的祖先,不研究历史的人恐怕就不一定很清楚了,简单几句话交代一下。

这里所说的“关陇集团”,就是和杨坚、李渊等皇室家族有关,很多传奇、演义里也都是经常出现的。简单说,这个集团是指北魏时期的陕西关中和甘肃陇山(就是今天的六盘山)一带的大门阀的总称。当年为了对抗高欢,北魏对关陇地区的军事力量进行了整合,成为前线的主力,随着战事的发展,以后便逐渐定居到了关中,并且有了大量的胡汉相互通婚的情况。北魏分裂以后,这个集团公司实际掌控着西魏的人事、财政、军事等诸多大权,由着名的“八柱国”、“十二大将军”组成了董事会,而这二十位成员也实际代表了关中最显赫的各个大家族,拥立宇文泰对抗东魏集团。

经过相互通婚,集团内部关系错综复杂,家族间关系千丝万缕,影响越来越大,别的不说,西魏、北周、隋、唐这些王朝的皇帝都出自这个集团。李渊的爷爷李虎就是当时的八柱国之一,李虎去世后,儿子李炳也英年早逝,所以年仅七岁的李渊就袭爵。李渊和杨坚的关系,我们这里叫挑担,各地叫法可能不一样,就是孙权和周瑜那种关系,二人的夫人是亲姐俩,同享一个老丈人,这个老丈人也是八柱国之一,叫独孤信。也正是由于两家有这种关系,当年杨广大杀李姓人的时候,才没有动李渊一家,当然了,和李渊拥兵在外也有一定的关系,总之就是情况挺复杂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页 目录
新书推荐: 回到大明做海王 大唐:举世无敌,西府赵王遗腹子 如梦如真的两段人生! 抗战之横扫日寇 纨绔少爷在唐朝 海国英雄志 三国之从小兵开始无敌 大秦:起兵造反,嬴政竟是我军师 抗战从伪装者开始 穿越破案抗金
返回顶部
document.wri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