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中国道教也有趣 > 第八十九章 小结第五

第八十九章 小结第五(1/2)

目录
好书推荐: 娇妻溺宠:豪门养妻成瘾 快穿:为完成任务,她亦卑躬屈膝 穿越之绝色公主 开局999999亿暴击 签到90我要做幕后大佬 小瑜儿,你要乖 浮生如闻风里风 海王前夫今天火葬场了吗? 诉云 我的小小新娘

明清两朝,道教开始衰颓,特别是明清易鼎之后,由于顺治崇佛,康熙尊儒,道教失去了统治阶级的扶持。随着西方文化的流入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道教自身在义理方面又无所发展,最终的结果也就只有衰落了。

可能有的道友会说了,正统道教衰落,不是还有民间道教嘛。虽然民间依旧有很多人信奉道教,但也仅限于炼丹、求神、驱鬼之类了。其实带着一点个人情绪来说,不只道教,在满清统治下,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很多方面基本上都是停滞不前甚至倒退的。

道教的衰落,虽然是大势,但是也是有很多值得再总结几句的地方。

首先是正统道教,正一和全真,当然还包括武当。

正一道之所以千年传承不绝,最最重要的是龙虎山有传度授箓的权力。传到明、清时,龙虎山的授箓方式都是参照53代天师张洪任写的那本《天坛玉格》。其实流程如何并不是重点,重点是只要经过了张天师的认证,就可以得到国家的承认。这说明国家对龙虎山的重视和信任,千百年来一直如此,这是龙虎山声望和经济收入的最大保障。但是这种近似于垄断的买卖却因为乾隆四年(1739年)皇帝一声令下结束了:“嗣后真人差委法员往各省开坛传度,一概永行禁止。如有法员潜往各省考选道士、受箓传徒者,一经发觉,将法员治罪,该真人一并论处。”

招生发证的财路没有了,龙虎山的日子也就不好过了。您说什么?偷偷招生,那要是被发现了张天师也得关小黑屋,那还是轻的呢。

正一道的衰落,山上的弟子数量锐减,基数小了,人才也就少了,出现高道的几率自然也就降低了。江湖嘛,没有高手的门派自然就没有地位,没有地位谁还给你奉上香火钱?为了生存,张天师只好放下尊严,以前都耻于接的捉鬼、红白喜事的单子也要接了,为了肚子,面子真不算什么。不为五斗米折腰,那是文人清高。

辛亥革命后,江西都督府取消了龙虎山的天师称号,也就是说龙虎山张家已经没有了官方关系和背景了。袁世凯称帝后曾恢复了龙虎山的天师称号,并且重新发了一块正一真人大印,不过这家伙都没风光几天,他的那道圣旨张家也不会好意思拿来说事儿。

当然了,张家自己还依旧传承着天师的位子,民间也有不少人承认。1912年,传教士李提摩太和梅殿华等在上海筹建世界宗教会,给62代天师张元旭送去了份邀请函。6月,张元旭应邀来到上海参会,就是这次会议决定在北京、上海成立“中央道教总会”和“中华民国道教总会”。之所以要分成两个组织,因为北方全真和南方正一这种观念还存在,大家也曾经尝试整合道教,抱团取暖,可惜一没官方支持,二无扛鼎的人物响应,然后也就没有然后了。

1925年,张元旭在失望中羽化在上海,儿子张恩溥接任63代天师。1928年,《神祠存废标准》公布,大量道观被毁,有的变成了学校,有的变成了机关、军营,道教受到全面重创,龙虎山同样受到重大损失,令张恩溥五内俱焚。抗战期间,张恩溥频繁往来于上海权贵之间,为重振道教努力。比如在1945年,他在苏州、无锡两地为抗日阵亡将士举行和平大醮,还经常搞些义卖法物、赈灾捐款、祈祷世界和平的法事活动,可惜大势如此,回天无力。

正一道如此了,全真教如何呢?北方白云观处境就好得多了,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嘛,谁不知道首都好啊。龙门派自己也争气,从王常月开始严持戒律,龙门派不但在北方呈现出中兴态势,甚至在江南也打开了局面。

由于地理位置的天然优势,偶尔也有皇族、太监等人去白云观里面坐坐、散心也好、上香也好,双方和平共处,关系一直不错。清政府对全真教放心,为龙门派在西北、南方的传播创造了一定的条件,所以才有了娄近垣、刘一明、闵一得。

前面没有讲到江浙全真教领袖李理山(1873-?),他民国八年(1919年)主持的杭州玉皇山福星观,是全真教在江南五省(苏浙皖赣闽)的第一座子孙丛林。1937年,日军入杭,李理山改造玉皇山,先后收容了7000多难民避难,是着名的抗日高道。

1874年,沈阳葛月清(1854-1934)来到北京白云观,由19代律师张宗璿授天仙大戒,操守严格。1904年他出任沈阳太清宫监院,开办“粹通学校”,招收一些学道的学生,先后在太清宫传戒700多人。

不过全真一脉也出过败类,光绪年间,白云观有一个汉奸道士高仁侗,也叫高云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页 目录
新书推荐: 回到大明做海王 大唐:举世无敌,西府赵王遗腹子 如梦如真的两段人生! 抗战之横扫日寇 纨绔少爷在唐朝 海国英雄志 三国之从小兵开始无敌 大秦:起兵造反,嬴政竟是我军师 抗战从伪装者开始 穿越破案抗金
返回顶部
document.wri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