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殇之涅盘 > 第1章 建设学校

第1章 建设学校(1/2)

目录
好书推荐: 青梅竹马不相识 七零:懒着懒着,她成了将军夫人 穿越修仙,我竟然自带特殊空间 开局公司破产,在娱乐圈咸鱼翻身 网游之不灭真灵 厚黑江湖 一见轻心 盛世独宠:天才小顽妃 都市行侠之单挑外八门 森久和慕雪的美食地图

郑博文点点头说道:“这些问题实属正常,我当下正思量着开办学校之事,我们的发展亟需后续力量的补充。待学校建成后,你需前往职教,去传授相关学识,在此我先给你透个风,你也好提前做些准备。”

祖承业道:“师父,这儿实在太忙了,我实在是走不开呀。”

郑博文道:“再忙也得抽出空去,于此过程中,你也能找到更多的卓越人才来协助你的工作。”

祖承业思索片刻后点头。

自工坊离去后,郑博文便赶往郑世元的办公室,刚至院门,便瞧见十几位等待的人。他眉头微微一皱,旋即转身离去。回到办公室,他差人给郑世元和苗常儒带去消息,让他们下午过来会面。

用过午饭后,郑世元和苗常儒便来到郑博文的办公室,三人先是简要地交流了近期的状况,郑博文随之提出兴办学校的事宜。

“若我们意欲长远发展,就必须提升民众的素质,而提升民众素质的最基础之处便是教育。因而我意欲开办学校,以提升整体民众的素质。”郑博文开口说道。

郑世元和苗常儒未能全然明白,瞧着两人那略显困惑的眼神,郑博文继续说道“第一步即是提升识字率,力图让特区居民人人皆识得字,这估计会是个长期的规划。第二是让喜爱识字读书的年轻人,能够有地方可读书。第三是为更高层次的学生和学者提供研习场所。”

苗常儒感觉自己似乎明白了,便开口问道“这办学需要钱财和先生,我们特区人口过少,能够施教的夫子便更是寥寥无几了。”

郑世元也惭愧地说道“我们族人原本就没几个识字的,人口虽多,可他们皆是一字不识。”

郑博文点点头表示认同,“然而,我们政府内的人员都是识字的,前期可以顶替先生的职务。随着时间的推移,识字多的便可教授不识字的,如此循环交替,不就能够解决问题了。而对于要求更高的人,日后进入政府的人,必须通过政府的考核方能入职,这方面日后再深入研讨。我已然跟工坊那边打过招呼了,遴选出优秀的人前来职教,我们政府人员也一同参与,为期一年,力求先培育出第一批教师来。”

郑世元道“让人们识字后,这些人岂不是要评头论足,到时我们又该如何治理他们呢。”

郑博文微笑着说道:“为何要惧怕人民拥有知识呢?他们具备了知识,便会懂道理。倘若我们政府都无法跟人民讲不通道理,那么我们的政策必定存在问题。懂得知识的人越多,整体素质也就越高,我们政府建立在这高素质的基础之上,只会发展得越来越好,制度也会随之愈发完善。无需惧怕他们会夺取权利,因为制度是为了更好地保障权利,也就是人民制定的制度越高级,权利的保障就越完备。”

苗常儒注视着郑博文,内心澎湃起伏,他感觉倘若真如郑博文所言,那将会是一个全新的世界,一个难以预测的世界。

郑世元则是更加茫然,他看着郑博文说道:“呃,主公您怎么说我就怎么做,反正我这脑子转不过来,也想不到那么多。”

见两人并未怎么反对,郑博文便说道:“那就制定个计划,规划出一个地块,着手开始建设学校,校长就由卢秋月担任吧,她正好可以将医学院一并合并成教育署。”

既然已经商议确定,接下来就是具体实施了。苗常儒很快就从居民中找寻到几名能够担任老师的人,送到月儿那里接受更深入的培训。

郑世元则负责建设工作,除了契丹俘虏外,还为广大市民提供了更多的工作岗位。在唐城,不会出现找不到活儿干的情况,只要肯出力,必定能过得更好,饿死的只有懒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页 目录
新书推荐: 火与剑之最后的国界 回到大明做海王 大唐:举世无敌,西府赵王遗腹子 如梦如真的两段人生! 抗战之横扫日寇 纨绔少爷在唐朝 海国英雄志 三国之从小兵开始无敌 大秦:起兵造反,嬴政竟是我军师 抗战从伪装者开始
返回顶部
document.wri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