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大义觉迷录 > 第 14 章

第 14 章(1/2)

目录
好书推荐: 快穿系统,影帝大神别撩粉 衍姮传 农门王妃太彪悍 重生农女巧种田 飞刀战神在都市 无敌剑神 绝黛风华 两生时光:深爱 盛夏之恋 医网情深:谢少的心尖宠妻

和嫔为表示虔诚悔过,便捏出一篇《女德阅感》,长篇大论,工工整整,写了出来。又暗暗地托赵公公说和。赵昌思索一番,此事约摸办得到,便收了银子和文章,巧妙见与康熙。

赵昌见康熙高兴时,便将文章献上,道:“这是天青苑的和嫔娘娘写了请皇上过目的。”

赵昌看康熙脸色,缓缓道:“娘娘思念皇上,又不敢说,所以献上这篇文章。”

康熙笑道:“你没有看过吗?这里面不是写思念之情,写的是历代女子的德行。”

赵昌想了想笑道:“奴才怎么敢看?那和嫔娘娘一贯严肃,自重身份,自然不会写在文章里头,皇上最注重女子的德行,娘娘写了这么多,正是领会了皇上的心意,想让皇上看了高兴。”

康熙道:“写的不错,有真情实感在里头。妃嫔严肃守礼,原是不错,只是过于严肃,难免有生分之感。她还说了什么呀?”

赵昌笑道:“当然是盼与皇上一见了。”

康熙道:“看起来你又收人家银子了。”

赵昌道:“奴才知道娘娘粉利少,只敢要了一点。说起来娘娘也是可怜,这几年想必受了不少委屈。”

康熙道:“宫里的人,原都是见风使舵,我宣召了她,自然可以令她好过些。想必她受了几年折辱,也学会怎么做人了,如此就恢复她的年俸好了。”赵昌于是去天青苑传旨。

茜菂道:“我的娘娘,见了皇上,可不能再哭了,一定要笑才是。”

和嫔道:“你放心,我一见到皇上,眼泪便吓回去了。”于是便去见康熙。

和嫔行了礼,康熙却不令坐,和嫔只得站着。康熙问道:“做文章是一回事,做人是一回事,你可能做到心口如一啊?”

和嫔谨慎答道:“贱妾做一切事体,均以皇上的言语教诲为准,不敢有一丝逾越。”

康熙问道:“从前的事,你是如何想的?”

和嫔道:“贱妾得蒙天恩,侍奉皇上,理应面面俱到,实不该有负圣恩。贱妾不敢辩自己年轻愚昧,究本穷源,还是贱妾没有领会天地乾坤之意,妄自骄傲,令皇上失望。”

康熙道:“你从前错了哪些事,是如何错的?”

和嫔只得硬着头皮认真检讨:“皇上将理财之事托与贱妾,贱妾只顾做事,不通圆衡之术,不明就里,枉加裁夺,令皇上和各位娘娘为难;贱妾书写词句,不经思度,胡乱传示,引人揣测,有损仁孝皇后令名;皇上令贱妾代批奏折,贱妾理应进谏推辞,不该厚颜应承,惊动御史,有损皇上圣德。”

康熙道:“自古天地乾坤有别,宫内妃嫔,理应亲蚕理丝,恪尽孝敬侍奉之职。古代后妃,有代理朝政之事,祸事多于好处。即便果然才能与男子相当,传扬出去,国体颜面何在?牝鸡司晨,总非吉兆。我朝圣明如太皇太后,有辅佐两朝之功,尚一直谦于幕后,不越朝前,尔之小小才能,可敢与并论乎?”

和嫔忙道:“贱妾团泥之质,安敢妄攀云渺。承蒙皇上面命教诲,实在是贱妾的福分。”

康熙道:“女子事夫,当如臣之事君,秉忠直之心,持和婉之态。首要之事,乃是尽守本分,不越礼制。夫婿之功,必定先有内帏安和,夫婿之过,必定有内帏不具贤德,不知劝谏。‘家人离,必起于妇人’,可知女子的德行关乎夫婿的功过。女子一言一行,关乎家宅安宁,甚至与社稷安危。古来多少功过得失,皆有女祸所起。这些你已经在文章里阐述明白,重要的是领会精神……”

和嫔不敢怠慢,一边听康熙如何说,一边想着《女德》之言,思索如何对答……

是夜和嫔从寿萱殿出来,如释重负。想到恐怕自此与胤禛恩情绝矣,心中未免难过。又恐他在外边布置起来,第二天便急急写了几封,流水而寄。胤禛收到书信,拆开一看:

壶蝶一梦迷庄叟,杜宇怀珠托望帝。

楚王意气莫轻发,虞子涵脉自偷生

胤禛看了,便将书案上的物事尽力一推,连一方珍贵的“飞星砚”也摔碎了,姬妾们从未见他如此,都不敢进来。

康熙听闻和嫔有孕,有些疑惑,叫过赵昌密问:“和嫔此次著文邀宠,有了身孕,你去查查,看看其中有无古怪。”

赵昌过几日回到:“已派得力之人细细看过,瓷宫一带,少有人去,就是宫里也只有一个姓宁的老太监并一个小的,还有两三个嬷嬷宫女,都是极老实的人。听说每到有匠役人等进入园中,娘娘便谨守礼节,闭门不出。”

康熙道:“既如此,若能月份大了,就挪出多派几个嬷嬷照看吧。”

和嫔见胤禛未有片言只语回复,心中更加难过,怕于胎儿无益,便时时宁息调气,自告心中与胤禛断绝。

谁知一月过后,胎儿竟无声滑落。老太医进来诊治一番,倒是无妨,也不过是寻常调治,便即告退。皆因宫中娘娘,多有气郁忧思之症,又养尊处优,不大劳作,是以每年总有数位娘娘小产,太医们已是司空见惯。

和嫔身子无恙,却如同抽去了魂灵,心病难医。想到费尽心机,却弄到这个结果。胤禛厌弃自己,家里的人,看指不上自己,如今早不大往来;宫墙之内,无尽岁月,今后都是折磨。又想到古书所言贞节重大,如声声在耳,想到自己所为,既为世人不容,亦为胤禛不齿,实在可怖。

和嫔便不好生吃饭睡觉,弄到骨瘦如柴。有一天竟不能吃饭,尽作呕逆,茜菂见了,十分害怕,搂着脖子哭道:“我的好娘娘,你就别再乱想了。我从小跟着你,你就像我的亲姐姐一般,若你有个三长两短,我可怎么办?”

和嫔道:“我走了,你就出宫嫁人便了,不要再为我操些没用的心。”

茜菂道:“我不愿意嫁人,只愿意一辈子跟着娘娘。就算是别人都忘了娘娘,娘娘还有嬷嬷和我,我们三个人,如同一家子一样,娘娘怎么忍心舍得我们这么多年的情义。”

和嫔道:“自从我入了宫,你们也没过几天好日子,多是因为我在外边受气,都是我带累了你们。”

茜菂道:“不如我想法子出宫去问问……”

和嫔道:“不许去!与他无关,我如今只恨自己,从来做的事体,都与女训背道而驰,所以才落到这个结果。像我这样,没有了名节,本来也不应该活着。”

茜菂伏身哭道:“什么名节,难道比命还重要吗?不如趁此机会和皇上和好也是一条路,为何定要上绝路呢?”

鲁嬷嬷忍住泪,去设法弄些竹茹猴头茯苓山药来与和嫔调治。

鲁嬷嬷无奈又请太医,太医诊脉道:“娘娘此症与落胎似无干系,而是气血羸弱,饮食不济,睡眠不足。”

鲁嬷嬷道:“吃不下饭,吃了便吐。”

太医道:“心神失养,脾土有损,气机郁结,气血暗耗,胃液不足,阳气不能下达……”

见鲁嬷嬷一头雾水,太医转而说:“娘娘思虑劳神过度,夜不能寐,朝不能食,这也是宫中常有的症候。若想得开,好好吃饭睡觉,比吃药强。”便开了些补助心脾之药,又嘱咐些饮食要义。

入夜鲁嬷嬷让茜菂睡了,自己掌了灯,坐在和嫔床边。和嫔昏昏沉沉,又不能睡着。鲁嬷嬷喂她参须枣汁,和嫔勉强咽了一口。

鲁嬷嬷道:“既然你睡不着,不如我讲个故事给你。从前我侍奉孝康章皇后,听到一些怪事。后来有乱说的人,都被治了罪,我那时候年纪小,又不爱说话,所以放过了我。如今我为了救你的命,所以说出来,也不算过失……”

和嫔不知道是何怪事,如何能救自己的性命,便细听起来。

鲁嬷嬷道:“太皇太后是何等样的人,为了江山和孩子,一样受气。那时候多尔衮张狂的不行,因为他把世祖扶上龙椅,进了北京城,又和他的兄弟打遍天下。凭着这些天大的功劳,竟没有他不敢做的事。到后来竟然和太皇太后成了亲。只不过他们按满人的习俗成的亲,不教汉人知道。有人说,是多尔衮逼着太皇太后嫁给他,也有人说,是太皇太后为了笼络住多尔衮。按照汉人的说法,太皇太后没了名节,可是要顾了名节,这天下说不定就成了多尔衮他们兄弟的了。”

和嫔道:“原来太后下嫁是真的?”

鲁嬷嬷道:“这事起初并没有什么大不了,后来朝廷里面汉人越来越多,到如今已经不许再说了。后来世祖殡了天,皇上登了基,宫里多了两位太后,当今太后是太皇太后娘家人,自然和睦;可是皇上的生母性子骄傲,经常对太皇太后说出些不入耳的话,天长日久传了过去。太皇太后本来就是一个好强的女人,两个好强的女人渐渐地容不下去……”

和嫔道:“怪道她年纪轻轻就去了,难道其中另有蹊跷?”

鲁嬷嬷道:“太皇太后有的是手段,她和那些八旗老臣们联手,说是从满洲风俗,把康皇后许嫁给一位刚刚没了福晋的亲王。懿旨一下,康皇后跑到太皇太后面前争辩起来,说:‘宫中还有一位太后,你为何不先将她嫁出去?’太皇太后说‘因为你聪明过人,说话得体,像她那样愚蠢的,嫁出去反而误事。’康皇后说‘你不过是想把我赶出宫去,好一个人捏着皇上罢了’,太皇太后讽刺她说‘如今皇上还小,国家事情多,治国就要靠这些王公重臣,女人就要像牌一样打出去,放着岂不是浪费?’康皇后说:‘你自己是这样想的这样做了,我可还要名节呢!’太皇太后听了大怒,一掌掴过去,说‘你的名节竟比大清江山还重要吗?’康皇后自小从没有被任何人动过一指头,便自尽了。”

和嫔听了,深为骇异,鲁嬷嬷说:“我虽然是伺候康皇后的,可是心里还是佩服太皇太后,死是一件太容易的事,活着面对一切磨难,才是难得广阔的心胸,世间没有过不去的事,老天爷给了你一次命,就应该好好活下去,不为任何人,只为自己。若是康皇后还活着,一定和当今太后一样,安享尊荣。如今谁还能记得过去的人和事?谁还会在意康皇后心里的疼痛难过,恐怕连当今皇上都记不清了……”

鲁嬷嬷趁着和嫔愣神,便将参枣汁喂她。接着说:“我一辈子没有结亲,宫里的事体,便是我的事体,康皇后去了以后,我便一心教授选秀女子的礼节举止。后来因为和你家有些渊源,便跟了你,尽力达成你的心意。若是你一时想不开去了,我也只有收起哀痛,再去寻其他的事做便了。这世上可以做的事情有许多,娘娘可还记得你的‘瓷谱’,编好了可以流传下去,让世人记住有你这么个人……”

和嫔听了,滴下泪来,鲁嬷嬷见她喝完了,便服侍她睡下。第二天和嫔便开始勉力吃些饭食,两人见了,高兴不已。

突然有人递信进来,竟是胤禛的信。和嫔不敢拆开,怕是绝情之言,鲁嬷嬷道:“拆了便了了,不管他如何说,你只当街头路人便罢。”和嫔打开看时:

我有琼草,锢于乌浩,烛龙厉语,鬼母馋嘈。

朔风凄凄,冷雨萧萧,叹我琼草,何以傍靠?

长夜未竟,恨未破晓,琼草飘摇,我心煎焦。

伐尽蟾桂,涸干银渺,便入天极,怀我琼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页 目录
新书推荐: 灵气复苏后我成为了救世主 从蒙面歌手开始 战神归来:开局怒甩绝色渣女 我真的好怕啊 我的农场太火爆了 重生从1985开始 都市巅峰狂少 从前有座百味屋 重生六零小辣妻 穿成团宠后,逆徒总想独占我
返回顶部
document.wri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