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康熙四十年 > 第七章 名声

第七章 名声(1/2)

目录
好书推荐: 逆战之塔防神话 朵家人儿 驴行畅想曲 万千世界大拯救 惑世女帝:摄政王,滚远点 一个在赎罪的主播 邪徒志 陆少,你老婆又跑了 末世:漫漫回家路 落水后,又被军户了

可以预见此事即将带来的后果,胤禛不得不为弟弟还提着另一半心,道:“十四弟,自古以来就是与士大夫治天下,而非百姓。且咱们满人自入关以来,就是以少御多,对于汉之士大夫就更加倚重。虽然中枢各职均以满缺为首,但是实际处理事务,操事之权者,还是汉缺。”

“你如今打算从他们手里夺银子,这仇可就结大了,更不用说这背后还有众多宗室王爷,满洲亲贵。”

“倘若如此,对你的名声可大为不利。”

没想到四哥会从这个角度关心自己,胤禵啧啧称奇。

这位但凡在乎一点名声,也不会让自己荣获“史上第一抄家皇帝”的美誉吧。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现在还没到达一定层次,所以还没有放飞自我的勇气。

胤禵默默在心底吐槽。

对于四哥的关心,胤禵还是心底一暖。道:“四哥放宽心,这件事情咱们退一步看,现在不准备从他们手里夺银子,是不是就相安无事了呢,是不是就能落个好名声了呢?”

“参咱们兄弟二人的联名奏折已经递上去了,现在退缩认怂,无异于把刀递到对方手里。到时候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究竟能落得个什么下场,就只能听天由命了。”

“即使能够以退缩保全你我兄弟二人的名声,但是这又有什么意义呢。你好与不好,判断的最终决策权始终掌握在别人手里,这样的好名声,我看不要也罢。”

“不如换个角度,既然战斗的号角已经吹响,那就索性决战到底。赢了,就让对方认怂,到时候是打是拉,全凭咱们说了算。输了,索性就更简单了,咱们是皇子,只要皇阿玛在,咱们怕谁,大不了从头再来。”

“以斗争求团结,则团结存;以退让求团结,则团结亡。”

胤禛如醍醐灌顶,反复念叨最后这句。片刻之后道:“十四弟这是至理名言啊。”

“既然如此,那就话不多说了,手底下见真章吧。四哥全力支持你,和他们好好斗一斗。”

拿到四哥的支持后,胤禵出了户部,骑马直往四大恒而来。

这银子和投资方都解决了,接下来得抓紧把粮食问题搞定。手中有粮,才能做到心中不慌。

随董玉山绕过四大恒前堂,走进位于其后的小院。

小院面积不大,位置处于后院正中,守卫也比较严密,可见这是四大恒的核心之处。院内无闲杂人等,只用于办公,确实是个谈紧要事情的好地方。

胤禵坐定后挥手让所有人都退下去,然后对董玉山道:“你祖籍浙江慈溪,看你这份家业也不小,你们董家没少在海上捞银子吧。”

董玉山听到后,内心一颤,莫非这位爷对海上贸易也有插上一手的想法。

自己董家虽然每年从海上贸易中获利颇丰,但是由于背景不硬,从来也只有喝汤打下手的份。这位爷倘若能够介入进来,对于自己而言未尝不是个很好的机会。

于是认真道:“十四爷明鉴,小的家中从来只经浙海关和粤海关经营丝绸和瓷器贸易,虽有几十条船出海,但由于背景和实力比不过其他几大家族,所以并无其他情事。”

“另外家族船队曾由浙海关和粤海关出发,至占城暹罗一带,做过粮食贸易。但是由于江南一般不缺粮食,也只是为了回程不跑空船罢了。”

胤禵虽心中惊喜,但面不改色。

吩咐道:“你即刻安排快马南下,拿着爷的令牌和户部开具的公文,从浙海关和粤海关组织海商,从占城和暹罗购入大宗粮食,然后直接到天津卫交货。由于此两地,粮食价格偏低,因此粮食数量以五十万石为基数,上不封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页 目录
新书推荐: 回到大明做海王 大唐:举世无敌,西府赵王遗腹子 如梦如真的两段人生! 抗战之横扫日寇 纨绔少爷在唐朝 海国英雄志 三国之从小兵开始无敌 大秦:起兵造反,嬴政竟是我军师 抗战从伪装者开始 穿越破案抗金
返回顶部
document.wri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