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康熙四十年 > 第二十七章 秀女

第二十七章 秀女(1/2)

目录
好书推荐: 逆战之塔防神话 朵家人儿 驴行畅想曲 万千世界大拯救 惑世女帝:摄政王,滚远点 一个在赎罪的主播 邪徒志 陆少,你老婆又跑了 末世:漫漫回家路 落水后,又被军户了

见小儿子这么有孝心,德妃想起来这几日请安时,皇太后的嘱托。

今年又是三年一期的外八旗大选之年,得给小儿子安排下婚配了。

按照宫里和朝廷的规矩,内务府上三旗包衣小选每年进行一次,主要是对宫内侍女进行更替。

每三年的满蒙汉各外八旗大选,主要是为了给皇上、皇子、王公宗室等,挑选妃嫔、福晋等。

皇帝和皇子身边,一般是没有安排宫女服侍的。宫内宫女主要分布于,自皇太后以降,皇后、妃嫔,直到常在答应等人身边。按照品级不同,从十人到两人不等。

皇子身边安排的小选入宫秀女,一般称为格格,也就是纳妾的意思。

三年大选时安排的秀女,一般为嫡福晋和侧福晋。

德妃平复下情绪道:“你现在也到了该考虑婚配的年纪了,前几日到皇太后宫中请安,还听她老人家提起,要在这次秀女大选中,给你挑个嫡福晋。”

“按照惯例,立嫡福晋之前,皇子一般都会先选格格,再立侧福晋,然后才是嫡福晋。你这次可是要一下娶三个媳妇儿,这待遇可比你的哥哥们强多了。”

胤禵听到亲妈也开始催婚了,赶忙道:“母妃,皇祖母是在拿儿子寻开心,做不得真。”

德妃问道:“这是怎么回事儿?”

“前些时日,儿子去宁寿宫请安,正好赶上陪皇祖母用膳。皇祖母一时高兴,就提起这次大选秀女时,给儿子立个嫡福晋。”

德妃恍然大悟道:“原来如此,一直还在疑惑,皇太后早已不问后宫之事,怎么突然想起来给你小子娶媳妇儿。”

“不过,前几日在宁寿宫中,看皇太后的语气和态度,这事儿只怕是要认真操办的。”

胤禵有点着急了,自己虽然心智上肯定是成熟了,这身体发育上也还不错,但是毕竟也才十四岁,心理关难过。而且还属于尚未发育完全,本源未固,过早娶媳妇儿的话,从各方面来看,不是件好事儿。

于是推辞道:“还得劳烦母妃,把这件事帮儿子推一推。儿子的心中现在只有学习和为皇阿玛办差这两件事情,这四海尚未生平,儿子无心婚事。”

看着小儿子在一脸认真的扯淡,德妃也不戳穿。只是心中疑惑,这别的皇子宗室子弟,都踅摸着,往自己身边划拉女人。自家这个小儿子倒好,安排了还往外推。

越想越不对劲,得好好查查这小子天天在宫外干什么,以及身边服侍的下人,可千万别是出了什么不好的事情。

胤禵看到母妃没有说话,仿佛在考虑什么,便以为事情有点太为难,就退让一步道:“若是母妃实在为难,不能拂了皇祖母的一番好意,就先安排个格格或者侧福晋。一切都按照正常顺序走,不要太招眼。”

“除此之外,儿子还有个请求,选人的时候尽量选岁数稍大一些,最好是能够达到规制上限的十六周岁。”

德妃听到这话,瞬间也就释然了,只要儿子都好好的,其他什么都不是问题。

当即答应:“好,都依你。不过大多数都热衷于选岁数小一些的,为什么你却选岁数大一些的?”

胤禵认真道:“回母妃的话,儿子听闻,女子生产从来是道鬼门关。从十几岁到二十岁,难产的死亡率,随着岁数的增长,明显降低。儿子还小,不愿经历一些不忍言之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页 目录
新书推荐: 火与剑之最后的国界 回到大明做海王 大唐:举世无敌,西府赵王遗腹子 如梦如真的两段人生! 抗战之横扫日寇 纨绔少爷在唐朝 海国英雄志 三国之从小兵开始无敌 大秦:起兵造反,嬴政竟是我军师 抗战从伪装者开始
返回顶部
document.wri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