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康熙四十年 > 第五十三章 暗度陈仓

第五十三章 暗度陈仓(1/2)

目录
好书推荐: 逆战之塔防神话 朵家人儿 驴行畅想曲 万千世界大拯救 惑世女帝:摄政王,滚远点 一个在赎罪的主播 邪徒志 陆少,你老婆又跑了 末世:漫漫回家路 落水后,又被军户了

到了陈廷敬这把岁数,倒也不太忌讳嘴上提着什么生死。

见胤禵非常爽快的给出保证,心情愉悦道:“那老夫就把这事儿托付给十四爷了。”

简单一句,也没有提什么交易内容。

和聪明人打交道就是有这点好处,很多时候不用明说大家都心里有数。

只要能相互满足对方的要求,交易很容易就达成了。

至于要付出的代价,那都不是事儿,越是不提银子,这代价可能就越贵。

说完之后,陈廷敬拉住胤禵的袖子,小声说道:“听说你还想让皇上改变主意,把这些流民安置在京畿地区?”

胤禵歪了下头,看着跟自己咬耳朵的老狐狸,露出了略带诧异的表情,说道:“行啊,你这老头连这个都知道了,说说是谁告诉你的。”

陈廷敬有点理所应当的说道:“现在这朝堂就跟破房子似的,四面漏风,混到老夫这个位子,还能有什么秘密。”

“说说你到底怎么想的,今天在早朝的时候,怎么没听你提起?”

胤禵的目的还是比较简单的,现有的土地已经不能承载这么多的人口生存。

如果不能想办法解决农业生产的问题,就要另辟蹊径先解决生存的问题。

想要解决这些问题,在分析可行性的时候,就要首先分析成本、效率等一系列的条件。

这只是想做成一件事情的,最基本的分析方法,倒推法。

最后得出的结论,只有一个,那就是让多出来的农民脱离土地,聚集到大的城市周边。

通过大城市的规模效应,降低单位人口的托底成本。

其实这也是为什么要推进城市化的一条底层逻辑。

不是说大部分人口分散在农村没有可能提供比较好的公共服务产品,只是人口不能形成集聚效应,单位成本会很高。

同样水平的服务,在人口密集的城市辐射一万人可能需要一个单位的成本,换成农村的一万人,可能就需要五个单位,甚至十个单位的成本。

就拿这次的粮食问题来举例,在京城赈济五十万灾民的损耗,肯定明显低于分散在华北大地上赈济五十万灾民的损耗。

胤禵非常清楚这件事情想要达到比较好的结果,只能采取这种方案,即使康熙和朝中的宗亲贵胄都反对。

更何况,这里面还包含许多胤禵出于个人思想上的私心。

一边往外走,胤禵一边答道:“自古以来王朝更替,历来国祚从未有过夏商周者。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你老头虽然没有当过地方官,但是也多次出外,应当知道这百姓生计之艰难,我这样做,不过是想要先保下一条活路罢了。”

陈廷敬明显没有想到是这个答案,微微一愣,目光也柔和很多。

顿了一下,道:“没想到十四爷年岁不大,未曾尝过百姓之苦,却怀有仁爱之心,十分难得。”

胤禵摆了摆手,道:“你也不用这么夸赞,我只是不想大多数人过得太辛苦,同时也不愿意小部分人不太把别人当人。”

在人之上视人为人,在人之下视己为人。

这句话无时无刻不在惊醒着自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页 目录
新书推荐: 火与剑之最后的国界 回到大明做海王 大唐:举世无敌,西府赵王遗腹子 如梦如真的两段人生! 抗战之横扫日寇 纨绔少爷在唐朝 海国英雄志 三国之从小兵开始无敌 大秦:起兵造反,嬴政竟是我军师 抗战从伪装者开始
返回顶部
document.wri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