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康熙四十年 > 第六十六章 心锚效应

第六十六章 心锚效应(1/2)

目录
好书推荐: 逆战之塔防神话 朵家人儿 驴行畅想曲 万千世界大拯救 惑世女帝:摄政王,滚远点 一个在赎罪的主播 邪徒志 陆少,你老婆又跑了 末世:漫漫回家路 落水后,又被军户了

康熙一时被问的有点蒙了,原来当皇帝竟然是一件这么辛苦的差事,我自己竟身在其中而不得知。

胤禵见康熙的反应,发现事情有门儿,继续道:“皇阿玛,您已经做了四十年的皇帝,虽然物质条件相对要好一些,但是这些真的是您想要追求的吗?”

从从行为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康熙登基之前并没有被专门作为帝国的继承人来培养。在八岁这个关键的时间点上,被推上了皇位。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小男孩一边开始要经历青春期的发育阶段,一遍跟着自己的奶奶学习怎么当皇帝。

这个成长的历程可以说是非常畸形的,来自父母双方的亲情教育缺失,和奶奶的岁数差距又那么大,简单粗暴一点判断,康熙存在着严重的性格缺陷。

这么多年的训练,使得康熙的许多行为演变成一种习惯。

在孝庄文皇后的约数与教育下,当了二十六年的皇帝。

然后靠着朝局的发展,以及外部战争的推进,又往前推进了十四年。

来到四十八岁这个年纪,即将步入青壮年的最后阶段,早就过了应该有逆反心理的时期。

没有意外的话,应该还是会顺着这股惯性,晃晃悠悠混到康熙六十一年,完美谢幕。

而胤禵显然就是这个意外。

一个对皇权没有太多敬畏的人,显然会给康熙带来不小的冲击。

无需刻意,日常言谈之中自然会出现许多直指本心表达。

当然,处在这个位置上,一般也没人会问,你当皇帝是不是出自本心这种问题。

胤禵现在要做的就是在康熙的内心深处,建立一个稳定持久的心锚。

以后但凡涉及到自己做的事情,康熙的第一反应就是这小子又不想当皇帝,有些事情就随他去吧。

紧接着就会意识到,这小子不想当皇帝就是因为这是个苦差事。

建立了这种标准的条件反射之后,对胤禵而言当然是件天大的好事。

作出这样的选择,胤禵的内心也是经历过一段挣扎的。

你要说不用吧,这么直接有效的办法,确实太可惜了,而且对于康熙本人而言没什么坏处。

要说用吧,有点过意不去自己心里的关键点。

这样上不了台面的手段,难免会有心理负担。

就好像虽然你知道眼前要处决的是一名罪大恶极的死刑犯,但是真要到了需要你下手结束他生命的时候,依旧会给自己的心里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

所以现在的死刑,一般都取消了之前常用的枪毙,而是改用动静较小的注射死刑。

在推药的过程中,一般需要三人同时执行。

其中一人注射的药物是真正的死刑用药,另外两人注射的是安慰剂。

至于真正的死刑用药和安慰剂的具体分布,向行刑三人保密。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减轻三人的心理负担,给每个人一个合理的推诿空间。

最后咬咬牙,胤禵还是用了这个法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页 目录
新书推荐: 回到大明做海王 大唐:举世无敌,西府赵王遗腹子 如梦如真的两段人生! 抗战之横扫日寇 纨绔少爷在唐朝 海国英雄志 三国之从小兵开始无敌 大秦:起兵造反,嬴政竟是我军师 抗战从伪装者开始 穿越破案抗金
返回顶部
document.wri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