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康熙四十年 > 第七十章 技术人才

第七十章 技术人才(1/2)

目录
好书推荐: 逆战之塔防神话 朵家人儿 驴行畅想曲 万千世界大拯救 惑世女帝:摄政王,滚远点 一个在赎罪的主播 邪徒志 陆少,你老婆又跑了 末世:漫漫回家路 落水后,又被军户了

等两人拍完了马屁,胤禵道:“两位大人请坐,咱们聊点正事儿。”

从这个角度来说,胤禵还是比较善解人意的。

最起码比较尊重别人的心理需求。

对于很多下属而言,有一种比较有趣的心理。

只是公事公办,单纯工作上的交集,并不能提供足够的安全感。

这个时候,倘若能和领导建成一点私交,那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

倘若能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能多提供一点点的帮助,就会有更多的满足感。

而一件类似事情带来的这种满足感,甚至可能是十件公事都不能达到的效果。

待两人落座之后,科岱主动问道:“不知十四爷有什么吩咐?”

胤禵有点没信心的问道:“这西郊的畅春园,当年是咱们内务府监修的吧?”

科岱答道:“是的,十四爷。当年皇上南巡之后,就在西边选址修了如今的畅春园。”

“原来那块地方是前朝一个皇亲的别墅,后来荒废了。”

确定了开发单位,胤禵心里安定了一些。

因为按照惯例,既然是本单位主持开发建设,那么主管和档案肯定还留在本单位。

以便于进行后续的维护和二次重建。

这个并不是什么多此一举,鲜明的事实告诉我们,有备才能无患。

不谈维护,紫禁城里二次重建的典型就是最重要的三大殿。

自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建设紫禁城开始。

一直到康熙年间,总共焚毁了四次。

中间重建之后还改过名字,发现并没有什么卵用,该烧还是烧。

刚开始建的时候,太和殿还被称为奉天殿,永乐十八年完工,结果永乐十九年就被烧了,而且是前面的三大殿都被烧了。

从被烧的历史来看,三大殿单独被烧的状况是不存在的,都是要玩完就一起上路。

又过了二十年才重建完成。

这里面最大的难点,大部分肯定猜不到。

就是木头。

太和殿初建的时候,所用的七十二根柱子,均为楠木。

其中最大的顶梁柱,直径达到一米零六,高度达到一十二米七。

这些巨型木材,基本来自西南云贵的山区里。

所付出代价之惨重,堪称进山一千出山五百。

中间嘉靖三十六年和万历二十五年,又被焚毁两次,重建时已经没有完整的巨型楠木,改成可拼接板。

知道最近的一次重建,李自成离京的时候焚毁了紫禁城,太和殿一直康熙三十四年才重建完工。

不过这时候已经连楠木都没有了,采用的是从东北运来的松木。

所以完整的设计图纸和严格的施工流程,对于一个建筑的长期使用和二次重建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现在复杂的工程更是如此,否则一个持续十年甚至几十年的工程,没有这些资料的支持,换了几批人,造出来的东西恐怕没人敢安心使用。

心里有了点数之后,胤禵追问道:“当时负责主持修建畅春园的修建的师傅们,现在都还在内务府吗?”

科岱干脆的答道:“回十四爷的话,负责主持修建的人,这些年都陆续过世了。即便还有个别的人活着,也是年岁太大,不堪用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页 目录
新书推荐: 回到大明做海王 大唐:举世无敌,西府赵王遗腹子 如梦如真的两段人生! 抗战之横扫日寇 纨绔少爷在唐朝 海国英雄志 三国之从小兵开始无敌 大秦:起兵造反,嬴政竟是我军师 抗战从伪装者开始 穿越破案抗金
返回顶部
document.wri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