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康熙四十年 > 第七十七章 扫黑除恶

第七十七章 扫黑除恶(1/2)

目录
好书推荐: 逆战之塔防神话 朵家人儿 驴行畅想曲 万千世界大拯救 惑世女帝:摄政王,滚远点 一个在赎罪的主播 邪徒志 陆少,你老婆又跑了 末世:漫漫回家路 落水后,又被军户了

胤禵冷静分析道:“事出反常必有妖,你安排几个生人分别去试探一下摸摸底。”

“对方没有太多反应,只能说明咱们给的刺激还不够。”

“他们真正的利润来源,并没有被咱们切断。”

董玉山赞同道:“想来一定如此。”

迟疑了一下,道:“属下猜想应该是一些手脚不太干净的高利贷,还在支撑着他们的产业。”

果然还是行业内多年打滚的专业人士,一语道破了票号钱庄的机密。

这个行业对于董玉山这种本地根基不厚的商人,其实是非常之不友好的,同样这也是四大恒还相对干净一点的重要原因。

在胤禵接手之前,四大恒的规模只是明面上比较大,但实际上的利润率却是远远低于同行平均水平。

没有强大的外力支撑,就是最重要的原因。

主要依靠资本的力量,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只能做到这种水平。

在康乾年间,人口大量增长,社会总财富也在大量增长,但是没有催生近代工业,是有其内在原因的。

无论是专制的强化、重农抑商,还是限制海外贸易,其实都只是表因。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就是日益猖獗的高利贷,彻底摧毁了发展近代工业的根基。

无论是豪商巨贾,还是权贵阶层,这些货币的拥有者,贪图高利贷行业的超高额利润,自然会放弃去创办作坊之类的制造业产业。

同时一年超过三十六个点的超高利息,导致了平民阶层的大量赤贫化,统治根基自然不稳。乐岁之不免冻饿,而凶年之死亡相枕籍也。

清朝时期秘密会社十分活跃,究其原因就在于无业流民太多,正所谓饥寒生盗心。

历史的车轮在不断滚滚向前,但是总有一些类似的情节在不断重演。

要以史为鉴,方可知兴替。

胤禵面色微冷,道:“那就好好查查他们的业务,看看到底是不是有人在用见不得人的手段,强行经营高利贷。”

董玉山好奇的问道:“不知十四爷有什么安排?”

“咱们已经把利息降到这么低了,就说明肯定不是利息的问题。”

“对于他们的强制手段,咱们四大恒暂时恐怕也没什么好办法吧。”

胤禵摇了摇头,道:“是你没有办法,但是我的办法还有很多。”

“你只管按照吩咐去调查,摸清楚底细之后,剩下的事情交给我来办。”

“这次一定要让这些人,吃不了兜着走。”

随后,董玉山又汇报了一下,库存因子的状况,暂时还比较乐观,还保留了一半以上。

胤禵提点了一句,道:“银子的事情你放心,不够的话提前汇报,到时候从内务府借支一笔问题不大。”

当天稍晚。

户部大堂,胤禵刚走进来,就看到了姿势仿佛一直没有变过的胤禛,还在认真的查看公文。

此情此景,虽然胤禵已经习以为常,但是还是忍不住内心吐槽,自己这四哥还真是适合坐班。

别的不说,就这份儿定力,自己就有点比不上。

听到有人进来不说话,胤禛就知道是自家的十四弟过来了。

两人已经形成了非常奇妙的默契,毕竟除了胤禵,谁也不会进门就站着不出声。

而且还对着每天如一的场景,略微有点发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页 目录
新书推荐: 回到大明做海王 大唐:举世无敌,西府赵王遗腹子 如梦如真的两段人生! 抗战之横扫日寇 纨绔少爷在唐朝 海国英雄志 三国之从小兵开始无敌 大秦:起兵造反,嬴政竟是我军师 抗战从伪装者开始 穿越破案抗金
返回顶部
document.wri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