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康熙四十年 > 第一百二十六章 中旨立法

第一百二十六章 中旨立法(1/2)

目录
好书推荐: 逆战之塔防神话 朵家人儿 驴行畅想曲 万千世界大拯救 惑世女帝:摄政王,滚远点 一个在赎罪的主播 邪徒志 陆少,你老婆又跑了 末世:漫漫回家路 落水后,又被军户了

胤禵答道:“就是一件咱们之前已经确定下来的事情,请皇阿玛将特许内务府下属四大恒票号,单独经营唯一合法汇票的相关事宜,通过明旨行文天下。”

对于这件上次顺势确定下来的事情,胤禵还是非常看重的。

如果没有王士祯个老六,在陈廷敬发言之后由于太贪心卖队友,胤禵都没想过短时间内能解决这个问题。

不过好在吃一堑长一智,这次工作表现还不错,虽然人贪心了点,但是能力没什么问题。

胤禵也不是吹毛求疵的人,对于这些有能力,可以争取的同志还是比较大度的。

至于喜欢银子,不是什么大毛病,毕竟银子这种东西,又有哪个人不喜欢。

康熙对于胤禵的明示,听得十分清楚,内务府下属四大恒的名号,今天也算是正式打出旗号出道了。

不等朝中大臣反应过来,康熙直接答应道:“这事儿确实该定下来了,上次就已经议定的事情,确实不宜拖太久。”

定下基调之后,又装模作样道:“诸位臣工,有没有什么不同意见,都可以提出来?”

作为无耻的同道中人,胤禵还是没忍住在心中对康熙竖了根中指,稍微鄙视一下。

自古以来,强势的一把手提前把事情的调子定下来之后,几乎很难再出现明确反对的意见。

面对已经拿定主意的康熙,朝中众臣不管违不违心,都极其配合。

康熙见果然如自己所料,无一人反对,随即道:“那就这么定了,拟旨盖印之后,由通政司明发天下。”

不得不说胤禵把握时机的能力还是不错的,两次都在正面击败对手的裉节上,气势非常旺,再加上康熙的支持,几乎无往不利。

早朝散会之后,胤禵非常意外的,被留了下来。

跟着康熙往乾清宫走的过程中,就在心中猜测接下来可能发生的事情。

注意到康熙的脸色并没有什么难看的迹象,可以大概推断应该不是什么糟糕的事情,胤禵多少安心一点。

进入乾清宫正殿,康熙没有像往常一样坐到中间的正位上,而是引着胤禵往东侧暖阁走去。

两人在榻上坐下之后,康熙道:“你昨天怎么没有回宫,怎么想起来留宿在刑部了?”

对于胤禵,康熙总体还是比较满意的。

一个十三四岁的孩子,能做成如此大的局面,着实是个厉害角色。

再加上今天圣旨发出后,就能给内务府带来非常可观的利益,康熙自然就更加欣赏了。

胤禵刚要站起身来答话,就见康熙往下摆了两下手,示意其坐下说即可。

重新安座之后,胤禵答道:“儿臣也是没有办法,想要取得点成绩,自然需要辛苦一些。”

“如果没有把事情落实好,今天弹劾儿臣的,恐怕不止太子一个。”

对于大多数官员欺软怕硬的本性,胤禵把握还是比较准的,之所以拿出这么大的决心。

其主要目的当然是为了解决问题,但是也不乏向外界传达强硬信号的目的。

孩子大了不由爹娘的道理,康熙显然也是懂得的,关心了几句之后,也就没再纠结于此。

换了个话题,问道:“你打算怎么处理晋商的问题,不会真的想把人家的产业吃到吧?”

胤禵有点诧异,看着康熙,心中在想,您老是不是对晋商的生意有什么误解?

要是随随便便就能吃掉的话,干脆就让内务府把天下的生意都做尽好了。

康熙注意到胤禵怀疑的眼神,反问道:“难道你没有这么想过?”

……

对于这个说法胤禵也是一阵无语……

这特么都是哪里传出来的流言,全都怪太子没有证据还瞎扯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页 目录
新书推荐: 火与剑之最后的国界 回到大明做海王 大唐:举世无敌,西府赵王遗腹子 如梦如真的两段人生! 抗战之横扫日寇 纨绔少爷在唐朝 海国英雄志 三国之从小兵开始无敌 大秦:起兵造反,嬴政竟是我军师 抗战从伪装者开始
返回顶部
document.wri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