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秦:多子多福,开局截胡吕素! > 第162章 叶轩赐名

第162章 叶轩赐名(1/2)

目录
好书推荐: 凶宅录:都市之谜 小马宝莉:永恒守护者 海贼:说好罗宾工具人,咋成老婆 反派炸天 当大杂烩综漫世界遇上暗影君王 开局乌鸦,我成就妖神 拜师九叔,悟性逆天!开局通天箓 开局满级仙帝,我行走诸天 从打工仔到顶级财阀 神医归来

荣禄安然地躺在床上,面容宁静,双目闭合,双手交叉在腹部,仿佛在做一场永无止境的梦境。

“陛下,他已经……”身边的太监声音颤抖,满含哀伤。

其他皇子们,包括启尚在内,皆是震惊无比,内心犹如惊涛骇浪翻滚,父皇,真的离世了吗?

他们跪倒在床边,启尚难以接受这个突如其来的打击。

他曾发布通告,遍寻天下神医和延寿奇药,期望能留住父亲的生命。

然而,这一切的努力,终究未能挽留住荣禄。

启尚伏在床沿,痛哭流涕,呼唤着父亲:“父皇,为何不等等孩儿?孩儿已竭尽全力去寻找……”

年届六旬的启尚与诸皇子,此刻的哭泣声宛如冬日寒风,刺骨而凄凉。

哭喊声从御寝传出,回荡在整个皇宫。

“呜咽……”

听到这个消息,后宫的妃嫔们无不掩面痛哭,悲痛之情溢于言表。

“陛下,为何如此狠心抛下我们……”太监宫女们的泪水与哀愁交织在一起。

荣禄,那个宽厚仁慈的君主,他的离世,让整个皇宫沉浸在深深的哀悼之中。

一辆装饰低调的马车,由一匹肥硕矫健的骏马拉着,悄然离开皇宫。

老将军柴庆守在宫门,目送那辆马车离去,却不知车中正是叶轩。

他并不知晓叶轩拥有超越常人的生命之力,他们的交集,就这样擦肩而过。

马车内,玉漱的心中五味杂陈,大秦皇宫曾是她的禁锢之地,她无数次渴望逃脱。

而如今,在叶轩的帮助下,她终于自由,逃离了那个曾经的牢笼。

如今的皇宫,对她而言,既是记忆也是过往。

她的儿子荣禄,虽在眼前,却已阴阳两隔,这个曾经的家,也随着他的离去而消失。

然而,叶轩的存在,如同一道温暖的光,让她在失去的同时,找到了新的依靠。

“舍得走了吗?”叶轩微笑着反问。玉漱缓缓摆手,她打算避开尚等皇子的话题,因为她的生命无尽,而他们却有寿数的限制。

倘若两人的纽带过于深厚,一旦面临分别,后果难以想象。

随着启尚皇孙年岁的增长,预示着不可避免的离世时刻,她仿佛预见了那段不堪回首的苦涩。

荣禄,她的心头肉,承载了她几乎全部的母爱。

她深知失去亲人的哀痛,因此此刻,她不愿再品尝那种锥心之痛。

如今,她生命中仅剩的骨肉荣禄已撒手人寰,她的世界似乎只剩下寥寥无几的眷恋。

玉漱轻轻放下帘幕,依偎在叶轩怀中,闭上眼,低声呢喃:“让我们离开这里吧,我想去叶家宅邸,去看看昔日的碧池。”

她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仿佛在逃避那个即将面对的现实。

叶轩说道:“没错,车夫。”门外传来了回答声,马车如箭般疾驰,悄然驶向叶家。

他们选择通过后门进入,以避开不必要的瞩目,尤其是弘昌等人,他们更希望此事能低调处理。

叶轩和玉漱在叶家宅邸内缓步而行,目睹着昔日熟悉的奢华景象。

精致的假山、繁花似锦的园林,每一处都彰显着叶家的权贵与品味。

厅堂中挂着名家墨宝,从帝王的御笔到书法大家的作品,无一不是价值连城的珍品,象征着权力与地位。

游历间,叶轩感叹着叶家的变迁,尽管表面格局未变,但叶氏一门历经三代,权势依旧如日中天,稳居大秦豪门之首。

他心中暗自欣慰,同时也为叶家的繁荣感到骄傲。

叶轩看着眼前的一切,心满意足,决定与玉漱稍作逗留,随后前往咸阳与吕雉她们会合。

街头巷尾,熙熙攘攘,摊贩琳琅满目,行人络绎不绝,咸阳的繁华更胜往昔,这都是荣禄勤政爱民的结果。

叶轩指着摊位上的一个狰狞面具,对着玉漱扮了个鬼脸,试图驱散她内心的哀伤。

“大人你也这样,真是童心未泯。”

玉漱轻笑道,虽责备,却掩不住嘴角的笑意。

叶轩摘下面具,仔细端详,然后问道:“这个面具难道不够吓人。”

他认真挑选着,玉漱则在一旁出谋划策,为他挑选更适合的面具。

“这个怎么样。”

叶轩拿起一个青面獠牙的面具,玉漱则拿起一个更显温婉的,“这个更适合你。”

远处,百姓们的议论声和痛哭声交织在一起,哀叹着失去了那位仁德的君主。

“我们的大秦失去了一个圣君,这究竟是为什么……”他们的悲泣回荡在空气中,让人感伤不已。

哀泣声逐渐弥漫在街头巷尾,原本热闹的氛围被一股深深的哀愁笼罩。

玉漱的眼眸再次泛起泪光,她凝视着那些为荣禄痛彻心扉的民众,内心充满了欣慰。

荣禄不负所托,以实际行动赢得了黎民百姓的衷心拥戴,成为他们心目中的贤明君主。

时光流转,荣禄的葬礼过后,启尚太子正式登基,步入六十载春秋的他,头戴十二旒金冠,身披深色礼服,威严地坐在龙椅之上,俯瞰着殿堂内外的文武百官。

“遵照先皇遗愿……”太监那尖锐而庄重的声音在咸阳宫内回荡,宣布册封其母为皇后。

不久后,启尚宣布了一个震撼的消息,他决定更改国号为“大汉”,向天下昭示新的纪元。

这并非仓促之举,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后的决定。

然而,这一举动却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秦朝仅存二代,人们未曾料到,新君启尚竟选择终结秦朝,改立汉朝。

昔日的秦三世子婴,在位短短四十六日后便降伏于刘邦,大秦帝国随之陨落。

如今的历史轨迹发生了转折,秦二世变成了荣禄,而非胡亥。

而启尚的这一决定,意味着秦朝将不复存在,未来的世界将是“大汉”的天下。

文武百官震惊不已,他们难以接受这个突如其来的国号变更。

秦朝的统一,乃是祖辈几代人的血汗结晶,怎能轻易改动?原秦朝的臣子们面红耳赤,纷纷挺身而出,反对启尚的决定。

“陛下,此事万万不可。”

他们疾呼,试图阻止这逆天改命的举措。

启尚端坐于高位,眉宇间微微蹙起,他早料到会有这样的反弹,但他并未因此动摇。

他知道,这场变革需要策略。

他目光扫过那些来自六国故地的官员,他们此刻情绪激昂,脸庞涨红。

改国号为“大汉”,是否意味着他们心中的秦情会有所释怀?

对于他们来说,秦国灭六国的记忆犹在,即使他们渴望效忠新朝,但心中始终有个难以逾越的障碍。

然而,如果国号更迭,或许这个梗结就能得到某种程度的消解。

至少,他们不再会被旁人用异样的眼光看待。

启尚明白,这一步虽艰难,却是走向新时代的必经之路。

“吾深以为然,此乃顺应天命之举。”

“吾亦持相同看法。”

原六国学士与旧秦官员们齐声附议,声音在殿堂中回荡,犹如交响乐的合奏。

大殿之内瞬间沸反盈天,如同市井集市一般热闹非凡。

叶氏一族挺身而出,威严的目光扫过群臣,肃声道:

“此处乃皇宫重地,岂容尔等喧哗?陛下宽厚,但吾等不容许此等失仪。”

他们的冷峻语气让殿内寒气骤增,满朝文武皆噤若寒蝉,争论声渐渐平息。

启尚皇帝揉了揉眉心,目光落在叶氏官员身上,刻意打破沉默:“叶卿,你等如何看待此事?是否应更改国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页 目录
新书推荐: 抗日之鬼打鬼 虚幻的战火 大唐:拜托,我真没想造反啊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 大唐:摊牌了,我就是全能高手 战国太阁第一人 全职高手之醉卧伊人笑 大唐第一节度使 重生战将 开局造了李二的反
返回顶部
document.wri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