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三国:我乃马幼常 > 第34章 摊丁入亩!

第34章 摊丁入亩!(1/2)

目录
好书推荐: 没有人脉的指挥官不是好商人 前辈请自重,你道侣够多了 都重生了,谁不闷声发大财 极寒末世,我有随身安全屋! 太监的命也是命啊 四合院:刺客之王系统 饲养诸天万界 我与兽娘们都将是究级天赋的 都分手了,谁还惯着你啊! 杂役都是大帝,你管这叫普通宗门

一州别驾的话直接被本郡太守给怼了回去,在不动用武力的前提下,别驾按说也没有什么好办法能处理。

要么乖乖的认怂,要么用更强力的手段压服本地官员。

可问题是,本地官员都是投降到蜀汉的,诸葛亮出于安定民心的考虑,短时间内是不会对本地官员进行调动。

所以在众人看来,如今马谡除了乖乖认怂,似乎也没有别的招可用。

众人都在用一种看好戏的眼神看向马谡,尝点好处就算了,非要硬来,那可没有你的好果子吃!

游楚一直躬身行礼,态度不可谓不好,虽然刀把子在蜀人手中,可世家大族的心都在他手中,跟我斗,我让你一粒粮食都拿不到!

说实话,游楚此时的心已经放下了,他以为马谡就是为了军粮而来,可军粮多少,可由不得你马谡说话,有能耐你出兵挨家挨户的收缴粮食,看看会不会引起内乱!

马谡扫视了众人一圈,对他们的想法心知肚明,笑着站起身来,走到游楚面前,将游楚搀扶起来。

“游太守所言,深得我心,我也知道陇海百姓何其苦也,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我还是懂的,要想大汉军备畅通,单单靠收缴是不可能!”

游楚一愣,马谡这话似乎是话里有话啊!

身体不由自主的顺着马谡的手直了起来。

马谡接着说道:“我今日要与诸位商量的,并非是要大家凑集军粮,毕竟大家手里不算宽裕,若谡强争,那诸位一大家人吃什么喝什么?此为乱民之举,谡不愿为也!”

“我有意在陇海推行摊丁入亩税法,并且推行青苗法,想来有此良法,用不上几年,陇海郡就能过上好日子,诸位以为如何?”

“敢问别驾,何为摊丁入亩,何又为青苗法?”还是李翱,在合适的时间问了一个合适的问题。

马谡笑笑,说道:“我大汉虽有税法,可丁口之税甚重,民间往往将生下的孩子溺死,此举既违父母之心,也为违背了我大汉忠孝之道,不可取也!”

“我有意将丁口税,摊入田亩税中,从此之后,田多者多交田税,田少者少交田税,无田者不交田税,如此陇海可大定也,待陇海推行此策成功,我自会上书丞相,推行大汉!”

在华夏,在雍正推行摊丁入亩政策之前,华夏的百姓都是要缴纳人丁税的,在两汉为口赋和算赋,算赋从秦朝就有,二十三岁以上,人年缴纳算赋四十钱,到了东汉三国币制混乱,算赋甚至已经高达人年缴纳一百二十钱,而口赋则是儿童税,从汉武帝时代开始收取,人年缴纳二十钱。

这样的口赋和算赋明显对老百姓不友好,许多无田地的老百姓为了免交或者少交税,将刚出生的女孩溺死,大规模的限制了人口的增长。

而蜀汉最缺的正是人!

刘备入蜀,建立蜀汉政权后,蜀地人口凡二十万户,到刘禅投降为止,蜀地人口也不过就二十四万户,四十多年的时间,蜀地只增加了四万户的人口,加上诸葛亮六次北伐,姜维九伐中原,年年的征战拖垮了蜀地的经济体系,蜀汉灭亡只是时间问题。

而马谡提出摊丁入亩,则是彻底将算赋和口赋结束,用田赋来取代原本东汉的税制,从赋税的角度提振人口增长速度,从而改变蜀汉人丁不足的情况。

可是这样的税法却对世家大族不太友好,东汉末年乃至三国,土地大部分都掌握在世家大族手中,不说别的,单说这陇海郡就有将近七成的土地在世家手里,时家就有将近一万多顷土地,就连落魄的李家,手里也有狄道四百多亩田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页 目录
新书推荐: 回到大明做海王 大唐:举世无敌,西府赵王遗腹子 如梦如真的两段人生! 抗战之横扫日寇 纨绔少爷在唐朝 海国英雄志 三国之从小兵开始无敌 大秦:起兵造反,嬴政竟是我军师 抗战从伪装者开始 穿越破案抗金
返回顶部
document.wri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