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新写三国演义 > 第29章 小霸王怒斩于吉 碧眼儿坐领江东

第29章 小霸王怒斩于吉 碧眼儿坐领江东(1/2)

目录
好书推荐: 鄙人精修水法丹术,不善争斗 末世之我的甜美生活 召唤美漫角色:我在魔法世界称霸 重启仕途 都当妾了,谁想跟你们斗啊 女主她靠智商在末世开挂 桃运乡野:医路生香 我要赔钱去修仙,我真不想当首富 一念:胎穿李同光,改名又改命 乱世之双界争锋

《小霸王愤怒地削除了于吉,美丽的眼睛儿坐领江东地位》

据说孙策统治江东,他的军队精锐而粮食充足。建安四年,他夺取了庐江,并击败了刘勋。他派虞翻发送檄文给豫章,豫章太守华歆投降了。从那时起,孙策的势力不断壮大,他派张纮去许昌上表向曹操献捷。曹操知道孙策的强大,叹息道:“这个小子很难与他竞争!”于是,他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孙策的弟弟孙匡,两家结为姻亲。他让张纮留在许昌。孙策请求被封为大司马,但曹操不同意。孙策对此感到恼火,常常有夺取许都的念头。于是,吴郡太守许贡秘密派使者到许都上表给曹操。书中大意是:“孙策勇武过人,与项籍相似。朝廷应该对他外露优遇,召他回京;不应让他居处在外地作为后患。”使者带着这封信渡过江,但却被江防军士截获,然后被带到孙策那里。孙策看到信件后大怒,斩杀了使者,并派人假装邀请许贡来商议事情。许贡到达时,孙策给他看信,怒斥道:“你是想送我去死吗!”他命令武士将许贡绞杀。许贡的家人都逃散了。有三个家仆想为许贡报仇,但没有合适的机会。一天,孙策率领军队到丹徒的西山进行狩猎,追赶着一只大鹿。正在追逐的时候,只见树林里站着三个人,他们手持长枪,腰悬弓箭。孙策停马问道:“你们是谁?”他们回答说:“我们是韩当的军士,在这里射鹿。”一人决定采取行动,他手持枪向孙策的左腿刺去。孙策大为惊讶,赶紧拔剑砍向那人,不料剑刃脱落,只剩下剑柄在手中。另一个人早已拿起弓搭箭射向孙策的面颊,正中目标。孙策拔出面上的箭矢,拿起弓反射,那人应声倒地。两个人持枪乱刺孙策,大声喊道:“我们是许贡的家客,特地前来为主人报仇!”孙策手无器械,只能用弓抵挡着并不断地后退。两个人死死地纠缠在一起,孙策受到数枪,他的马也受了伤。正危急之际,程普带着一些人赶了过来。孙策大声喊道:“杀掉这些贼!”程普带着人上前,将许贡的家客砍成了肉泥。看着孙策,他满脸鲜血,伤势严重,便割开衣袍用来包扎伤处,然后将他救回吴会进行养伤。后来有人写诗赞美许贡的三个家客:“孙郎聪明勇敢,在江湄一带都闻名。他们在山中祸不断,许家三客舍生义愤,壮志凶去未为奇。” 孙策受伤回来后,派人去请华佗治疗。然而,华佗已经去了中原,只剩下他的徒弟在吴国,于是命令徒弟来治疗。徒弟说:“箭头有毒已经渗入骨髓,需要静养百日,才能无虞。如果情绪激动,伤口将难以治愈。”孙策为人性急,非常希望立即复原。经过了二十多天的休养,忽然听说张纮的使者从许昌回来了,于是孙策召唤过去询问。有一位使者告诉我:“曹操非常害怕主公,他的部下谋士也都对主公十分敬服,只有郭嘉不服。”我问道:“郭嘉曾说过什么?”使者害怕地回答:“郭嘉曾对曹操说过主公对他来说并不足惧:他轻举妄动,没有防备,性格急躁,缺乏智谋,只是一个普通人的勇气而已,将来必然会死在小人之手。”我听到这话,非常生气地说:“一个普通人怎么敢评估我的能力!我发誓要占领许昌!”于是,我没有等伤口痊愈,就想商议出兵的事情。张昭劝告我:“医生建议主公休息百日,不要动,现在为什么因一时的愤怒,轻忽自己身负万金之躯呢?”说到正事,忽然有人报告袁绍派遣使者陈震前来。我叫他进来问询情况。陈震详细告诉我,袁绍想与东吴结盟,联手攻打曹操。我非常高兴,立即安排将士们在城楼上聚会,设宴款待陈震。在饮酒的过程中,突然看到将士们互相议论,纷纷下楼。我奇怪地问原因,左右告诉我:“有一个号称仙人的人,现在正从楼下经过,将士们想去拜见他。”我站起身来倚在栏杆上观看,看到一个道士,身穿鹤氅,手握藜杖,站在道路上,百姓们都烧起香来跪拜他。我生气地说:“这是什么妖人?快把他捉过来给我!”左右告诉我:“这个人姓于,名叫吉,居住在东方,经常来吴国,用符水帮助人们治疗疾病,没有一个不奏效的。当今世人把他称为仙人,不能轻视他。”夜幕低垂,孙策怒不可遏,厉声喝道:“快快将他抓来!不从者立即斩杀!”

左右无奈,只能下楼,将于吉拥到楼上。孙策怒斥道:“你这狂妄之徒,竟敢煽动人心!”于吉说道:“我是琅琊宫的道士,顺帝时曾进山采药,在阳曲泉水上得到一本神书,名为《太平青领道》,共有百余卷,包含了治愈疾病的方术。我得此书,只是为了传承天意,普济万民,并无取人丝毫之物,哪里来的煽动人心之言?”孙策怒道:“你虽然不取人之物,衣食住行又是从哪里得来的?你就是黄巾张角的同伙,如今若不斩杀你,必将成为后患!”他一声令下,左右即刻将于吉斩杀。张昭劝阻道:“道士在江东已经数十年,从未犯过错,不可杀害。”孙策说道:“这样的妖人,我杀了他,何异于屠宰猪狗!”众官纷纷苦劝,陈震也劝解。然而,孙策怒气未消,命人暂时拘禁于狱中,众官都散去了。陈震则自动回到馆驿休息。孙策回到府第,早就有内侍传达了这件事情给他的母亲吴太夫人。太夫人召孙策进入后堂,对他说:“我听说你要将这位仙人囚禁起来。他多次医治人的疾病,军民都对他敬仰备至,不能加害于他。”孙策说道:“这个人是妖人,能够用妖术迷惑众人,不能不除掉!”太夫人再三劝解。孙策说道:“母亲不要听信外人的胡言乱语,我自有安排。”唤狱吏前来,取于吉来问。原来狱吏们都非常尊敬和信任于吉,每次吉在狱中时,都会解除他的枷锁;但是当策命令唤他出来时,他才戴上枷锁。策感到非常愤怒,痛责狱吏,并将其重新关进监狱。张昭等数十人联名上书,恳求孙策保佑他们不受邪恶之祟。策说:“诸公都是有读书人的身份,为何不能明理?以前交州刺史张津听信了邪教,拿着古琴燃香,常常用红布裹头,自称能助我军威力,结果最终被敌军所杀。这些事情毫无益处,诸位还未觉悟。我欲杀于吉,目的正是为了禁止邪恶,让他们觉醒。”

吕范说:“我曾知道有位道士能够祈求风和祷告降雨。现在正值天旱,为何不命他祷雨以赎罪?”策说:“我要先看看这个妖人到底如何。”于是命令从监狱中带出于吉,解开他的枷锁,让他登上祭坛祈求降雨。吉接受了命令,立即沐浴更衣,用绳子束缚在烈日下。观众们络绎不绝,街上巷陌都挤满了。吉对人们说:“我祈求三尺甘霖,以救济万民,但我终将不免一死。”人们说:“如果真的灵验了,主公必然敬佩大师。”于吉说:“命运已至此,恐怕无法逃脱。”不一会儿,孙策亲自来到祭坛中间,下令说:“如果午时无雨,就将于吉焚死。”事先已经有人堆积起了柴火等候。快到午时时,狂风骤起。风过之处,四周乌云渐渐聚集。据称,当天正午附近,天空布满了阴云,但却没有一丝甘雨,这实在是非常不寻常。大家都认为这是妖人所为!于是,指挥座下的人将柴堆扛到了四周,点燃了熊熊烈火,火焰随着风势猛烈燃烧。突然间,一道黑烟升腾而起,冲上了天空,随之而来的是一声响亮的雷鸣和闪电一同发出,大雨如注。短短时间内,街道变成了小河,沟渠涨满,水深达三尺。于是,于吉仰卧在柴堆上,大声呼喊一句,雨停云散,太阳再次露面。于是所有的官员和百姓一起将于吉从柴堆上扶下来,解开了绳索,再次鞠躬表达谢意。孙策看到官民们都在水中跪拜,并不顾衣物的湿透,立刻勃然大怒,喝斥道:“晴雨乃是天地自然的规律,妖人利用这个机会进行了欺骗,你们为何如此迷惑不已!”他拔出宝剑,命令手下迅速斩杀了于吉。众官员劝谏,但孙策愈发愤怒地说道:“你们是否也要与于吉一起造反!”众官员只好不敢再说话。孙策命令武士将于吉砍下一刀,头颅掉落在地。只见一道青色的气体飞向东北方消失不见。孙策下令将于吉的尸体示众,以正妖人的罪行。

当晚,风雨交加,一直到天亮,于吉的尸首不见了。看守尸体的士兵向孙策报告了这个消息。孙策非常愤怒,想要杀死看守尸体的士兵。突然,一个人从堂前缓步而来,孙策看向他,发现竟然是于吉!孙策极为愤怒,正想拔剑砍向他,突然昏倒在地。左右急忙将他救回屋内,半晌才苏醒过来。吴太夫人来看病,对策说:“我的孩子冤杀了神仙,所以招来这场祸事。”策笑着说:“从小跟着父亲征战,杀人如麻,怎么会有招来祸事的道理?现在杀了妖人,正是消除大祸,怎么可能反而成为我自己的祸事?”夫人说:“因为你不相信,才导致了这样的结果;现在可以做些好事来消除它。”策说:“我命在天,妖人绝对不能为祸。为什么要进行祈禳呢!”夫人明白劝说无效,便暗中安排好事来祈禳解除。那个晚上两更的时候,策躺在内宅,突然阴风骤起,灯灭了又亮。在灯影下,于吉出现在床前。策大喝道:“我一生发誓要消灭妖魔鬼怪,安定天下!你既然是阴鬼,怎么敢靠近我!”他拿起床头的剑掷向于吉,但突然消失了。吴太夫人听到这个消息,陷入了担忧和不安。策于是勉强支持病痛,为了安抚母亲的心情。母亲对策说:“圣人说过:‘鬼神的德行,是多么伟大啊!’又说:‘向上下的神祗祈祷。’鬼神的事情,不能不信。你冤杀了先生,岂能没有报应?我已经让人在郡的玉清观里举行了法事,你亲自去祈求,自然会平安的。”

策不敢违背母亲的命令,只能勉强坐轿去了玉清观。道士迎接他进去,请策点香,策点了香却没有表示感谢。突然香炉中冒起了升腾不散的烟雾,形成了一座华盖,上面坐着于吉。气愤之情油然而起,形容之词难掩痛恨。怒气冲冲地离开了殿宇,竟在殿门口再次看到了于吉,他怒视着于吉。策顾及左右的人说:“你们见到了妖鬼吗?”众人一致回答还未见过。策愈发愤怒,抽出佩剑朝于吉猛烈地扔去,结果剑正中一人身体,他倒在地上。众人看到这一幕,才发现是几天前于吉亲手杀死的那个小卒,剑刃正好斩入他的脑袋,七窍流血而死。策下令将他扛出去安葬。刚刚出了关,又看到于吉跑进了关门口。策说:“这个观也藏着妖鬼!”于是他坐在棺前,命令五百名武士拆毁棺。武士们上楼揭开瓦片,却发现于吉站在楼顶上,瓦片猛然飞下。策非常愤怒,传令将本观的道士赶出去,并放火烧毁殿宇。火势蔓延的地方,又看到了于吉站在火光中。策怒气冲天地回到府中,又看到于吉站在府门前。策决定不进府,立即召集三军,在城外设置营寨,传令召集众将商议,准备联合袁绍夹击曹操。众将纷纷劝策说:“主公的身体状况尚未完全康复,轻举妄动为时过早。还是等待康复后再行出兵为好。”当晚,孙策在寨内露宿,又见到了于吉披头散发地走来。策在帐篷里大声呵斥不止。第二天,吴太夫人传命,召孙策回府。策便回去见他的母亲。夫人看到策的容貌疲惫憔悴,不禁流泪说:“儿子已经变形了!”策立刻拿起镜子照自己,果然看到自己瘦得不成样子,不禁吃了一惊,左右看了看,说:“我怎么会变得如此憔悴!”话还没说完,突然在镜子里看见了于吉。策拍了一声镜子,发出金疮迸裂的声音,昏倒在地。夫人让人扶他进卧室。片刻之后,策苏醒过来,自叹道:“我已经无法再次复生了!\"

于是召唤张昭等人,以及弟弟孙权,来到床前,嘱咐他们说:“天下正处于动荡之际,我们拥有吴越之众,三江之固,完全有能力有所作为。子布等请善待我的弟弟。”然后拿出印绶给孙权,说:“如果要发动江东之众,在两军之间决战,与天下争锋,你比我更适合;如果要选拔贤能,让他们充分发挥力量保护江东,我比你不如。你要记得父兄创业的艰辛,好好规划未来!”权大哭,并接受了印绶。策告诉母亲说:“儿子命不久矣,已经无法孝顺母亲了。现在将印绶交给弟弟,希望母亲日夜教诲他。父兄的老朋友们,切勿轻忽怠慢。”母亲哭着说:“我担心弟弟年幼,无法承担大任,如何是好?”策说:“弟弟的才华胜过我十倍,绰绰有余应对大任。如果内务决策方面有疑虑,可以请教张昭;外务决策方面有疑虑,可以请教周瑜。可惜周瑜不在这里,不能面对面地嘱咐他!”然后召唤诸弟嘱咐说:“在我死后,你们要一起辅佐仲谋。在孙策逝世后,孙权以哭倒在床前为戏谑,立即开始处理治丧和国家大事的两面性工作。张昭建议孙权处理治丧事宜,并接受文武官员的祝贺。孙权有着方颐大口,碧眼紫髯的外貌。曾有人评论孙家诸昆仲,认为孙权是家族中舒展的骨架,享受长寿的贵人。说到孙权接掌江东之后,周瑜从巴丘带回兵力,孙权对此感到无忧。原来周瑜一直在巴丘屯兵。得悉孙策中箭负伤的消息后,我匆忙回去探望他;当我到达吴郡时,得知策已经去世,所以我立即飞奔过去参加他的丧礼。当时周瑜跪拜在孙策灵柩面前。吴太夫人出来,用遗嘱的话和瑜说话,瑜跪拜在地上说:“我愿意不遗余力,力图以死来报答。”过了一会儿,孙权进来了。周瑜完成拜见后,权说:“希望您不会忘记先兄的遗命。”瑜低头说:“我愿意用我的生命,来报答知己的恩情。”权说:“现在继承父兄的事业,你将如何处理?”瑜说:“自古以来,能吸引人才的可以享受昌盛,失去人才的将会消亡。要想在今天取得胜利,我们需要寻求高明和远见的人来协助,然后才能统一江东。”权说:“先兄遗言:内事交给子布,外事完全依靠公瑾。”瑜说:“子布是一位聪明而才华出众的人,完全有能力胜任重任。我自愧不如,恐怕无法胜任寄予的重任,我愿意推荐一个人来协助将军。”权问是谁。瑜说:“姓鲁,名肃,字子敬,他是东川的临淮人。 这个人胸怀大志,心机深沉。年幼丧父后,对待母亲孝顺至极。他家非常富有,常常慷慨解囊来帮助穷人。我在居巢的时候,率领几百人经过临淮地区,由于粮食不足,听说鲁肃家有两仓各三千斛米,便前去求援。肃立即拨给了其中的一仓,他的慷慨就是如此。他一生热爱击剑马术和射箭,居住在曲阿。祖母过世后,他返回东城为她安葬。”《东吴之计》

友人刘子扬希望邀约彼往巢湖找郑宝,但是肃还在犹豫不决。现在主公可以立即召他来。”权大为高兴,立刻命令周瑜前去邀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页 目录
新书推荐: 回到大明做海王 大唐:举世无敌,西府赵王遗腹子 如梦如真的两段人生! 抗战之横扫日寇 纨绔少爷在唐朝 海国英雄志 三国之从小兵开始无敌 大秦:起兵造反,嬴政竟是我军师 抗战从伪装者开始 穿越破案抗金
返回顶部
document.wri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