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新写三国演义 > 第60章 张永年反难杨修 庞士元议取西蜀

第60章 张永年反难杨修 庞士元议取西蜀(1/2)

目录
好书推荐: 鄙人精修水法丹术,不善争斗 末世之我的甜美生活 召唤美漫角色:我在魔法世界称霸 重启仕途 都当妾了,谁想跟你们斗啊 女主她靠智商在末世开挂 桃运乡野:医路生香 我要赔钱去修仙,我真不想当首富 一念:胎穿李同光,改名又改命 乱世之双界争锋

传闻刘璋手下有位别驾姓张名松,人称永年。这位张永年生有额头尖尖,鼻子翘翘,露出一口齿,个子矮小不足五尺,说话声音就像铜钟一样响亮。刘璋询问他:“别驾有何高见,怎么能解除张鲁的危机?”松回答道:“我听说许都的曹操,征战中原,吕布、二袁都被他灭掉了,最近又击败了马超,简直是无敌的存在。主公可以准备一些珍宝,由我亲自去许都,告诉曹操要兴兵攻取汉中,以威胁张鲁。那样张鲁根本顾不上抵抗,哪还敢再打量西蜀呀?”刘璋听了非常高兴,立刻准备了金珠锦绮作为贡品,派张松去许都。松暗中绘制了西川地图并藏起来,带着几个随从骑马,踏上了前往许都的路途。不久就有消息传到了荆州。孔明便派人前去许都打探情报。

据说张松到达许都馆驿后安顿下来,每天前去相府等待,希望见到曹操。原来曹操自从击败马超后,傲视群雄,每天沉醉于宴席中,很少外出,国家大事都在相府商议。张松等了三天才得以通名。身边的侍从们先收受贿赂,才引导他进入。曹操端坐在堂上,松行完礼后,操问道:“你们主公刘璋连年不来进贡,是什么原因呢?”松答道:“路程艰难,想要前来进贡,可是道路危险,盗贼频繁,导致无法顺利前进。一位年轻有为的军事统帅曹操近来备受困扰,不知道中原究竟有没有盗贼在作乱。松先生深思熟虑后给出了答复:“南方有孙权,北方有张鲁,西面则是刘备,至少每人都带着一支庞大的军队。这种情况下,岂能太平如常呢?”曹操对张松这个随和的人并不太满意,心中只给了五分好感;听了他的话后感到有点不悦,于是抖了抖袖子,径直走进了内堂。身边的侍从责备起松来:“你作为使者,怎么连一点儿礼貌都不懂,只顾犟头顶脑的?幸好丞相大人对你远道而来的客人宽容,没有责罚你。现在你最好火速回去!”松笑着回答:“在我们川中可没有那种奸诈的人。”就在此时,台阶下有人大声喊道:“你们川中没有奸诈,那岂不是意味着中原就更加不可能有奸诈的人了吗?”

松看向那位喊话的人,他眉毛修长,眼睛细长,面容白净清秀。询问了他的名字,才知道原来是太尉杨彪的儿子杨修,字德祖,现在在丞相府下负责管理库房。这个人博学多才,口才了得,智慧超群。松明白了,修是个能言善辩的人,不好对付。而修也对自己的才华颇有自信,小看其他人。面对张松嘲讽的言论,便邀请他到外面的书院里坐下,然后客套地说:“蜀道崎岖,你远道而来一定经历了不少辛苦。”松回答:“我是奉命而来的,遇到任何困难都会义无反顾。”修随即问:“蜀中的风土人情如何?”松侃侃而谈:“蜀地历史悠久,曾被称为益州。道路险峻,有着名满天下的锦江,连接着雄伟的剑阁。前行两百多程,横穿三万多里。家家户户的鸡鸣犬吠声此起彼伏,集市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在那片肥沃的土地上,从来不会有因缺水而忧虑;国家富足,人民幸福,时常传来管弦之乐的声音。那里的农产丰富如山一般堆积成山,无与伦比!对此,一个人又问道:“蜀中的人才如何?”回答者说:“在文学方面,有像相如那样出色的才子;在武功方面,有像伏波那样英勇的人物;在医药领域,有像仲景那样有过人能力;在卜卦方面,有像君平那样高明的神算。各行各业,各有所长,拔尖者层出不穷,简直数不胜数,难以尽数!”另一个人继续问道:“刘季玉手下,有像你这样的人还有多少?”回答者说:“无论是在文学还是武艺方面,无论是智谋还是勇气,忠诚义气,慷慨大度的人数以百计。像我这样平凡之辈,数都数不过来,简直像满车满斗一般多。”问答者又问:“你目前担任什么职务?”回答者说:“充当了一个不够称职的别驾之职。请问,你在朝廷担任什么官职呢?”问话者回答:“我现在是丞相府的主簿。”回答者说:“我久闻你家世代高官显贵,为什么不站在殿堂之中,辅佐皇帝呢?竟然在丞相府门下做一个下属?” 问话者听了感到羞愧难当,勉强振作精神说:“虽然我只是一个下属,但丞相委托我处理重要的军政财政事务,早晚受到丞相的教诲,我一直在努力开发潜力,所以才留在这个职位上。”答者笑着说:“我听说曹操丞相不懂孔孟之道,不精通孙吴之计谋,专注于强权霸道,怎么可能有所教诲,让明公开发呢?”答者说:“你在小角落里,怎么能看清丞相的伟大才能呢?让我为你展示一番。”拿起一个装在匣子里的书卷,展示给张松看。松看到书名是“孟德新书”。他从头到尾阅读了一遍,总共有十三篇,都是关于用兵的重要法则。松读完后问:“您认为这本书怎么样呢?”修答道:“这是丞相借鉴古代而创作的,仿照《孙子十三篇》而成。你是在误解丞相的才华,这本书岂止是为了后人而传承?”松哈哈大笑:“这本书就连我们蜀中的三尺小童都能背诵,怎么能称作‘新书’呢?这其实是战国时期某无名氏所着,曹丞相偷盗过来自己冒功,只是擅长欺骗身边的人罢了!”修说:“丞相将这本秘藏之书编成册,虽然已成册,但还未广泛传播。你说蜀中的小孩熟记如流,这怎么能算欺骗呢?”松说:“如果你不信,我来背诵给你听。”于是,他开始口齿清晰地朗读《孟德新书》,从头到尾,没有一字出错。修惊讶地说:“你记忆力如此惊人,真是世间罕见的天才啊!”后人写诗赞颂道:“古怪的外表,清高的身姿,说话声如潺潺的长江水流,看书目光如同看简单的十行书。胆识超过西川,文章精妙通达虚空,涵盖所有百家学派和诸子,一览无余。”

这时,张松欲告辞离开。修说:“你暂时留在客栈里,我再向丞相汇报一下,让您当面见他。”松谢过后离开。修见到操后说:“你刚才为何对待张松如此冷淡呢?”操回答说:“他说话无礼,所以我才冷淡对待。”一位聪慧的人说:“大人,您珍惜祢衡这样的人才,为何不接纳张松呢?”曹操回答说:“祢衡的才华在当今大放异彩,所以我不忍心置他于死地。至于张松,他又有什么能耐呢?”那位聪慧的人说:“暂且不论他口若悬河,辩才无敌。我曾将您所着《孟德新书》展示给他,他看了一遍就能倒背如流。如此博学多才,实属罕见。听说这本书是战国时期无名氏所撰写,就连蜀中的孩童都能熟记。”曹操说:“难道他是古人转世而来?”于是命人撕碎书籍焚毁。那位聪慧的人说:“这个人可以作为您的面首,带来朝廷的风采。”曹操说:“明天我将在西教场点军,你可以先引他来,让他见识一下我军的雄姿,然后让他回去传扬:我即将南下江南,准备收复川地。”聪慧的人领命。

次日,他和张松一同来到西教场。曹操调集了五万虎卫雄兵,在教场布阵。果然铠甲闪闪发光,衣袍绚丽夺目;金鼓震天,戈矛闪耀阳光;四面八方,队伍整齐划一;旌旗飘扬,马嘶人唱。张松斜着眼睛观看。片刻之后,曹操叫着张松,指向军阵,问道:“在你川中曾见过这样英勇的人吗?”张松回答道:“在我蜀中从未见过这种雄壮军容,但我认为仁义治国才是最重要的。”曹操听后脸色微变。而张松毫无恐惧之意。杨修则频频用眼神盯着张松。曹操对张松说:“我看世上的小人都像草芥一般微不足道。”论及各地强大军队,无往不利,打不败,攻不破,与我同道则生存,违逆者必亡命。这些事你了解吗?”一棵松树回答:“将军引领军队四方征战,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松树也早有所闻。古时在濮阳攻打吕布之际,宛城与张绣交战;赤壁之战遇到周郎,华容之地遇见关羽;在潼关割去胡须,抛弃战袍,在渭水夺船躲避箭雨:这些皆是无敌于天下!”曹操勃然大怒说:“小人竟敢揭露我的短处!”他命令手下赶紧把松树拖出去斩首。杨修劝道:“松树虽可斩,但他是从蜀道来献上贡品,如果杀了他,恐怕会得罪远方使者。”曹操的怒气还未消退。荀彧也劝谏。于是曹操改变了主意,下令用棍子将松树赶出去。松树回到客栈,连夜出城,整理收拾准备回到川地。松树心想:“我本想将西川的州郡献给曹操,没想到他如此傲慢!我来时在刘璋面前说大话;如今却无功而返。恐怕会被蜀中人嘲笑。我听说荆州的刘玄德仁义广被传颂,不如直接走那条路回家。看看这个人是怎样的,我自有我的想法。”于是骑马带着仆从朝着荆州的方向走去,前往郢州界口时,突然遇到一队军马,约有五百名骑士,一位装束轻巧的大将带头,停马前来询问:“来的岂非张将军吗?”松树回答:“是的。”那大将连忙下马,恭敬地打招呼说:“赵云等候多时了。”一位长着长须的男士笑着说:“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常山赵子龙吗?”他继续说道:“没错,我奉刘玄德大人之命,专程为您远道而来,飞马赶路,特意准备了酒食款待赵云大人。”说完,士兵们跪下端上酒食,赵云恭敬地送上前。长须男士心里暗想:“传言刘玄德待客宽厚仁爱,果然名不虚传啊。”于是他和赵云畅饮几杯,然后一起上马继续前行。抵达荆州界首时,天色已晚,他们来到驿站,看见站外有一百多人整齐列队,击鼓相迎。一位将领策马上前行礼说:“奉长官将令,为大夫们远道劳顿,让关某亲自打扫驿庭,为大人们准备安身之所。”长须男士下马,和云长、赵云一同走进客栈。彬彬有礼地交谈坐定。不一会儿,酒席摆上,两人互相劝酒。直到深更时分,才开始散席,过了一个夜宿。

第二天早饭结束后,他们上马行了短短几里路,就见一群人马走来。原来是玄德带着伏龙和凤雏,亲自前来迎接。远远看到张松,他早已下马等候。长须男士也急忙下马相迎。玄德说:“早就听说大夫名声如雷贯耳。可惜云山遥远,无缘一见。如今听说回来了,特来相迎。若大夫不嫌弃,暂时在荒州歇息片刻,以满足心中期盼,定当万分欢迎!”长须男士大喜,便上马并辔跟着进城。到了府堂上,彼此礼节周全,按宾主之礼坐下,开始设宴款待。在酒宴上,刘备只是闲聊,并没有提起关于占领西川的话题。张松突然问道:“如今皇叔守着荆州,还管辖几个郡呢?”诸葛亮回答说:“荆州只是姑息东吴的,时常派人来索取。现在我主因为与东吴有姻亲关系,所以在这里过渡地安身而已。”张松说道:“东吴控制着六郡八十一州,人民富裕,还不满足吗?”庞统说:“我们主公是汉朝皇叔,竟然不能保有州郡;其他人都是汉朝的强盗,却都信仰力量来侵占土地;只有智者才不平。”

刘备说道:“二位请不要这样说。我有何种功德,敢多有所期待吗?”张松说:“不是这样。刘备大人乃是汉室宗亲,仁义遍布四方。不要说占领州郡,就算代替天经地义而登基为帝,也不为过。”刘备谦虚地举起手来,表示感谢说:“大人过誉了,我怎么敢当呢?”

从那时起,张松留在刘备处连续三天喝酒,却没有提起关于川中的事情。张松告别后,刘备在十里长亭设宴送行。刘备举起酒杯对着张松说:“非常感谢大夫这几天的陪伴;今天要分别,不知道何时再能获得您的指教。”说完,泪水夺眶而出。张松心想:“刘备如此宽宏仁爱,怎么能够放弃呢?还是应该说出来,让他去取得西川。”于是说道:“张松也是思念早晚拜见,遗憾未能找到合适机会而已。在张松看来荆州:东边是孙权,总是心怀虎踞之意;北边是曹操,总是想要一举吞并。”这个地方不适合长久滞留。”刘备说:“虽然知道如此,但还没有找到一个安身立命之地。”松云:“益州地势险要,土地肥沃,人口众多,国力强盛;有才智之士,一直向往着皇叔的仁德。如果能组织起荆襄的人马,向西进发,霸业可成,汉室可复兴啊。”刘备说:“我怎么敢妄行此事呢?刘璋也是帝室的亲戚,他在蜀中的恩德已久。别人怎么可以来颠覆他呢?”松说:“在下绝非为了谋求名利;如今遇见明公您,不敢不尽忠肝脑:刘璋虽然统治着益州,但性情暗弱,不能任用贤才;再加上张鲁在北方,时常雄心勃勃地想侵略;人心离散,盼望着有一位明主。在下此行,特意想效劳于曹操;却不料逆贼横行霸道,蔑视贤才,所以特地前来拜见明公。明公若首先攻占西川为根基,再向北进取汉中,收复中原,正本治国,名垂千古,功绩无比。如果明公真有攻占西川的打算,在下愿意尽心尽力,作为内应。还不知明公意下如何?”刘备说:“深感君之为人厚道。但是刘璋与我同为宗亲,若果攻打他,怕会受到天下人的唾弃。”松说:“一个真正的大丈夫,应该努力建立事业,争当先锋。如今如果不行动,就会被别人所取代,后悔都来不及了。”玄德说:“听说蜀道崎岖,山高水险,四通八达,马失前蹄;想要攻下那里,该如何是好呢?”松从衣袖里取出一幅地图,递给玄德说:“感受到明公的盛德,敢献这张图。看看这图,就能了解蜀中的路线了。”玄德稍微浏览了一下,上面详细标明了地理情况,远近大小,山川险要,府库财粮,一清二楚。松说:“明公可以速战速决。松有两个心腹好友:法正和孟达。这两个人必定能够帮上忙。等他们到了荆州,可以一起商议大事。”玄德拱手感谢说:“青山不改,绿水常流。将来事成,必定会大力回报。”松说:“我遇到了明主,理当尽献绵薄之力,怎敢有所图报呢?”说完告辞。孔明命令云长等人护送数十里后才返回。张松回到益州,先去见了好友法正。法正名字孝直,是扶风郿人,贤士法真之子。松见到正,说曹操不知贤才傲士,只会同情不会同喜。我已经把益州许给了刘备了。专程想和兄弟商议。法正说:“我觉得刘璋不中用,早就想见刘备了。我们心意相通,还有何疑虑呢?”没过多久,孟达来了。达名字子庆,也是和法正同乡。他进来,看到正和松在交头接耳。达说:“我已经知道两位的意图了。”有人愿意献出益州吗?”一位名叫松的人回答说:“确实是这样。你猜猜看,应该献给谁?”另一位叫达的人说:“必须献给刘玄德。”三人哈哈大笑起来。法正问松:“明天去见刘璋,要怎么做呢?”松说:“我推荐两位大人去做使者,可以去荆州。”两人都答应了。

第二天,张松见到刘璋。璋问:“对付曹操怎么办?”松说:“曹操是篡位的叛徒,想要谋夺天下,不能跟他打交道。他已经有了占领川地的打算。”璋说:“那该怎么办呢?”松说:“我有一个计策,能让张鲁、曹操绝对不敢轻易侵犯西川。”璋问:“是什么计策?”松说:“刘皇叔在荆州,与您同宗,仁慈宽厚,有着仁者之风。赤壁之战后,曹操一听到这个消息就胆战心惊,更别说张鲁了。”为何不派使者请求结好,让他们成为外援,可以抵抗曹操和张鲁。”璋说:“我也一直有这个想法。谁可以去做使者呢?”松说:“唯有法正、孟达才适合。”璋立即召见两人,写了一封信,让法正去先通好消息;然后派孟达率领五千精兵,去迎接刘玄德入川支援。商议之际,突然一个人气喘吁吁地闯入,满头大汗,高声说道:“主公如果听信张松的话,那么四十一个州郡就会被别人夺走了!”张松大吃一惊,看着那人,原来是西阆中巴人,姓黄,名权,字公衡,现在是刘璋府的主簿。璋问道:“刘备与我同宗,所以我支援他;你为什么说出这样的话?”权说道:“我早就知道刘备待人宽厚,柔中带刚,是英雄中的佼佼者;远近皆得人心,同时也得到民心的拥护;还有诸葛亮、庞统这些智谋高超的人,以及关羽、张飞、赵云、黄忠、魏延作为助力。如果他来到蜀中,您招待他座下,刘备难道会甘心屈居其下?如果您以客礼对待他,又怎能容忍两个君主共处一国?如果听从我的建议,西川将安如泰山;若不听从,主公将面临灾难。昨天张松从荆州经过,肯定与刘备勾结。我们先斩张松,再铲除刘备,西川才能万幸。”璋说:“曹操和张鲁即将到来,我们该如何对抗?”权建议说:“我们应该封锁国境,设立深沟高墙,守株待兔。”璋却说:“贼寇入境,情况迫切;若等待时机,那就太过缓慢了。”于是他没有采纳权的建议,派遣法正前去。这时又有一个人阻止道:“不可!不可!”璋看去,原来是帐前的从事官王累。王累连忙说道:“主公现在听信张松的话,将自招祸患。”璋说:“不是这样。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说过:“我和刘备关系不错,但是我不愿意接受张鲁的帮助。”多日后,他说:“张鲁跨界了,就像是一种皮肤病;刘备进了蜀地,就像是内部的一大问题。更何况刘备这位昔日的枭雄,先是招惹曹操,想暗算他;后来又跟孙权勾结,抢了荆州。这种心计,怎么可能一起相处呢?假如他来了,蜀地就完蛋了!”那人生气地说:“别再胡说了!刘备是我的同族,他怎么可能抢走我的基业?”于是他让人搀扶两位出去。然后就派法正去执行任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页 目录
新书推荐: 回到大明做海王 大唐:举世无敌,西府赵王遗腹子 如梦如真的两段人生! 抗战之横扫日寇 纨绔少爷在唐朝 海国英雄志 三国之从小兵开始无敌 大秦:起兵造反,嬴政竟是我军师 抗战从伪装者开始 穿越破案抗金
返回顶部
document.wri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