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不再平凡 > 第22章 再探秘,绝龙岭上有玄机

第22章 再探秘,绝龙岭上有玄机(1/2)

目录
好书推荐: 局长今天抓到禁闭者了吗 开局自带女王,我成为顶级灾星 魔力之极 咒术回战:与灰暗天空划过彩虹 帝都七爷,玄学老祖下山来嫁你了 小杨工,你妹喊你回家吃饭! 陆先生,请放手 宝宝乖,琛爷低声诱哄乖软小人鱼 带着化妆品穿到古代赚大钱! 仙府证道

上文提到,李胜男直言武圣之上还有境界,秦正也很好奇,武圣已经是人间极致了,怎么还有更高的境界?

至于那所谓的神通境,秦正根本闻所未闻。

白先生是秦正的授业恩师,猜测武圣之上有境界,也只是猜想,从未在典籍或者古迹中发现任何蛛丝马迹。

所有的根据都源于白先生和黄师傅两人的猜想,没有任何依据,全凭感觉。

而秦正自己,接触的武道中人也就那么几位而已。

这些年,基本上都在漳县活动,没出过远门,至于传说中的武林高手,更是可遇不可求,也没人对秦正进行更系统的指点。

白先生虽然大家族出身,所了解到的最高境界也只是人间武圣而已。

李胜男的话仿佛为秦正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一样,秦正对武圣之上的境界心驰神往,浮想联翩。

李胜男发觉秦正独自在那儿发呆,轻轻的拍了一下秦正,秦正没反应。

李胜男看见秦正又不理自己,心里就有气。

于是又捏着秦正胳膊上的软肉,三百六十度一扭,秦正疼的发出狼嚎之声。

秦正幽怨的看着李胜男,李胜男也不以为意,笑嘻嘻道:“想什么呢?是不是又在想那老女人呢?”

秦正没好气的白了李胜男一眼,道:“少胡说八道,我在想武圣之上的境界。”

“还没学会走,就想跑!好高骛远,你现在的功夫,三流都算不上,你还是老老实实,脚踏实地的先成为三流高手再说吧。”李胜男对秦正的态度嗤之以鼻,很不屑的嘲笑道。

秦正被李胜男说的满脸通红,强辩道:“我现在的功夫也不弱好吧,在江湖上怎么着也算的上三流高手。”

李胜男被秦正的模样逗笑了,强压着笑意重复道:“对对,你这样的人,在江湖上怎么着也是个三流高手!”

白先生在教授秦正功夫时,跟秦正提了武道境界划分。

比较普遍的划分:不入流、三流、二流、一流、绝顶、宗师,步入先天可称宗师境界,宗师圆满为大宗师境。

武道界习惯把宗师极境称为人间武圣,武圣之上,这千百年来似乎从来没出现过。

就连大乾,千年帝朝,关于武圣之上的境界,也只有寥寥数笔的记载,具体怎么修炼的,更是无从谈起。

宗师之前的境界,以打通筋脉数量的多少和内力浑厚程度来划分。

打通九条筋脉可称三流;

十二正经悉数打通可为二流武者;

十二正经贯通并打通两条以上的奇脉的为一流武者;

十二正经并奇经八脉全部贯通的为一流高手,比较笼统,不能完全衡量功夫的强弱和境界的高低,但适用大多数人,于是就形成了现在的境界体系。

宗师之上暂时不表。

秦正很想向李胜男讨要关于功夫的各种典籍,不过他也明白,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

李胜男提议秦正加入摩尼教,显然不只是说说而已。

李胜男也许经过深思熟虑后,甚至是摩尼教上层表达对秦正的重视,对秦正发出入教邀请。

至于李胜男在摩尼教中担任什么职位,在教中什么地位,秦正不想知道,他也从来没有加入教派的心思。

那些乱七八糟的教派,衙门里也有关于他们的记载,这些教派平时不显山不露水,一旦朝廷更替,大灾之年,他们就会悉数冒头,出来蛊惑人心,更有甚者,聚众造反。

李胜男不知道秦正内心复杂的变化,又发现秦正不搭理自己了。

于是揪着秦正胳膊上的肉,三百六十度再来了一次。

秦正疼的面目扭曲,有些恼怒的盯着李胜男。

李胜男笑嘻嘻的,拉过秦正的手,在刚才揪的地方,轻轻揉了揉,秦正被折腾的没脾气,收起胳膊,道:“算了,别老揪我,怪疼的。”

李胜男正色道:“哦!对了,你就没考虑过加入我神教?”

秦正摇摇头,道:“有时候,官我都不想做了,想回老家,至于你们那个教派,暂时不考虑。”

李胜男继续诱惑道:“我们神教传承数千年,教中关于功夫的典籍数不胜数,更有武圣之上修炼方法,难道你不心动?”

秦正苦笑,摇摇头,道:“我现在连三流都不是,武圣之上的境界对我而言,太过遥远了,还是脚踏实地,慢慢修行吧!”

李胜男听完秦正的话,默默点头,没再多说,起身下了床,对秦正道:“我走了!”

刚到门口,又转过头问秦正:“有没有想过娶我?”

“想”,秦正下意识的脱口而出,见李胜男又折返回来,笑盈盈的看着自己,老脸通红,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李胜男轻笑一声,心满意足的走了。

秦正忍不住给自己抽了几个大耳光子,嘴里嘀咕着“丢人”。

又拉起被子,钻了进去。

平渡又恢复了平静,秦正又闲下来了,有人要问了,白先生每日不停的书写批阅公文,秦正为何如此清闲?

这就要说到秦正的几个好助手了。

内事不决问老刘;

外事不决问汤和;

打架抓人有赵刚;

公文内务杂七杂八甚至账目,秦正一股脑儿的都交给刘一柄打理,至于老刘怎么安排,那是他自己的事了。

汤和呢,收税收钱,跟商贾、百姓、世家大族打交道、处理纠纷的事都交给他。

汤和的天赋好像与生俱来的一般,每件事都能处理的游刃有余,面面俱到,交给汤和,秦正很省心。

赵刚嘛,行伍出身,性子也直,抓人拿人的活他最擅长,除了秦正,谁的面子也不买,真正的铁面无私。

秦正所有的工作,三人平分了,当然,他们三人也不是省油的灯。

秦正会使唤人,他们也有人使唤,一级一级的分派,分工协作,都有清闲的时候。

秦正跟刘一柄接触多了,发现老刘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老头而已。

有一次问了老刘的过去,汤和、赵刚两人也很好奇,老刘过去是做什么的,不像是当捕快的。

老刘也没有隐瞒,把自己的经历说了。

刘一柄原来叫刘源,刘岗人,小时候跟高人习武;

青年考取过功名,做过知县,当过一任郡守;

四十五岁时得罪了人,被罢官,又担心对方报复,带着妻儿回到刘岗,隐姓埋名。

老刘不会务农,也不会经商,迫于生计,就到平渡当了捕快,因为写的一手好字,受当时的平渡邑丞赏识,给了小队长的职务。

当差的俸禄只能能勉强能维持生活;

一干就是许多年,直到秦正到来,才渐渐脱离捕快的差事,干回文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页 目录
新书推荐: 火与剑之最后的国界 回到大明做海王 大唐:举世无敌,西府赵王遗腹子 如梦如真的两段人生! 抗战之横扫日寇 纨绔少爷在唐朝 海国英雄志 三国之从小兵开始无敌 大秦:起兵造反,嬴政竟是我军师 抗战从伪装者开始
返回顶部
document.wri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