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再启风华 > 第14章 李时勉

第14章 李时勉(1/2)

目录
好书推荐: 综漫:我比四宫家还有钱 海贼:从超人系开始打造最强团 蓝星领主是邪神 杂论收编 当狗皇帝成了我的洗脚婢 七零:嫁大佬救灾荒,我风生水起 乾影天灯 误嫁豪门,她闪婚了顶头上司 快穿:宿主勇敢飞,病娇身后追 我刘协,开局杀董卓救貂蝉

“李时勉,你知道他么?”太皇太后向朱祁镇问道。朱祁镇最近一直将精力放在了军队上面,对于军方人物倒是有所了解,反而是文臣方面没有多操心,毕竟有三杨在,以三杨的手段何须他操心?而只要军权在手,政事委托给文臣,到也不算坏事。看朱祁镇这样,太皇太后再次说道“李时勉,任国子监祭酒,为人忠直,又是学问大家,桃李满天下, 正好教你”

朱祁镇点头“祖母挑的人,必然是好的。”

“嗯,不过先说好了,这位李先生最是严厉不过,我已经赐给他一把戒尺,若是你有过错,他可是会真的打的。”

朱祁镇对这点倒不怎么在意,没穿前,小时候挨打又少哪里去了?不过还是要认真学习的,所以答道“孙儿自会,听从李先生的,认真学习。不过有一件事儿,孙儿觉得应该改动一下。”

太皇太后疑惑“哦?什么事?”

朱祁镇道“孙儿做的是皇帝,读书肯定是要读的,可是最重要的却是治国之道,却不是去考状元的,书中所讲,大多都是教人怎么做臣子,却没有说怎么做皇帝的,祖母历经太宗、任庙和父皇,想来治国之道比起那些大臣要知之甚深,孙儿想着,以后每日上午学习,下午就跟着您处理政务,一些大事请您教授其中的道理,将来孙儿也能更好的承担祖宗基业。”

太皇太后想了想,倒也不错心中暗道“说的不错,是这个理儿”。

太祖她不知道,可是太宗的治国手段她是了解的,太宗又是如何对付读书人的,她是亲历者,其中很多道理当时也不明白,后来时间长了观察的久了,也就慢慢想明白了一些。

这么多年身处宫廷,很多东西也都看穿了,所以,四书五经不能不学,但是一本论语治天下?那不是妄言是什么?如此多的经验是有必要传给子孙的,自己的这个孙儿成熟了些想的还算周全,自己都没想到此节,想到此太皇太后道“你既然想学,自然不会拦你,可是毕竟是辛苦了些。”

“比起太祖太宗创业守业之艰辛,孙儿这点苦算些什么?”

太皇太后点头“好。”

出了慈宁宫,朱祁镇吩咐王振“去查查,石璟还有薛家老二,看看他们人品如何,文武制艺又如何?”

王振躬身“是”

朱祁镇不等王振有所动作接着道“还有这个李时勉,也要查清楚。”

提到李时勉王振道“小爷,这个李时勉我知道”

说着将其一生事迹一一道来。李时勉是永乐二年进士,可以用三个字来形容“硬骨头”骨头太硬了。

此公,永乐年间入士,一并得罪了,永乐、洪熙、宣德三位皇帝,太宗皇帝预备迁都北京,此公上疏厉陈迁都的各种问题惹得太宗大怒,打入诏狱,几乎死去,不过太宗能容忍这一号人存在?方孝儒当面骂太宗,然后就……何况此公反对迁都?于是太宗就把他的奏疏拿出来誓要找出其中错漏,然后就可以炮制了,结果越看越入迷,实话说朱棣这一支都有越挨骂越变态的潜质,太宗如此,后面的武宗,世宗,神宗,熹宗没一个不是如此的,你越骂他就越变态。太宗看完李时勉的奏疏后,竟然觉得骂的对,还是很有道理的,你骂的对,但是我不可能认错。所以此公命虽然保住了,却要在诏狱里面吃牢饭了,一年多才放出来,按说都撞一次墙了,咱就消停点老老实实的过完这辈子得了呗,此公偏不,太宗本来就不是个好脾气的,有时候为了敲打太子也就是仁宗皇帝,经常性的逮仁宗身边的大臣下狱,此公看不过眼了,又是一封奏疏,成功把自己也送进了诏狱,还好太宗当时主要目标也不是他,否则也不会有后面的事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页 目录
新书推荐: 如梦如真的两段人生! 抗战之横扫日寇 纨绔少爷在唐朝 海国英雄志 三国之从小兵开始无敌 大秦:起兵造反,嬴政竟是我军师 抗战从伪装者开始 穿越破案抗金 轩辕新明录 网游之不落的黄巾旗
返回顶部
document.wri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