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再启风华 > 第62章 善后

第62章 善后(1/2)

目录
好书推荐: 综漫:我比四宫家还有钱 海贼:从超人系开始打造最强团 蓝星领主是邪神 杂论收编 当狗皇帝成了我的洗脚婢 七零:嫁大佬救灾荒,我风生水起 乾影天灯 误嫁豪门,她闪婚了顶头上司 快穿:宿主勇敢飞,病娇身后追 我刘协,开局杀董卓救貂蝉

朱祁镇认真想了想,然后道“下西洋之事实乃劳民伤财,朕亦不忍我百姓赤子,受此大难,下西洋之事不可再行。不过,朝廷在南洋亦有不少臣子。如果仅仅是外藩就罢了,许他们朝贡即可,可是南洋仍有不少汉人,这些人亦朕之赤子,总不能弃之不顾吧?所以总要想个法子一起安置。”

说着心中一动,想到了这次的风波,有些人的做法为什么不能学一学呢?居于幕后高居监考之位,绝不下场。而且对于这位于先生,还真得让他好好的出出风头,有些事真的不能亲自下场,一旦被怼到了脸上,那么就如今日一样不得不兑子了,也算是进可攻退可守了。所以朱祁镇顿了一顿道“朕曾问计于先生,于先生所献之策甚合朕心,所以,不如让于先生前来说说。”

杨士奇心念一转,想起了太皇太后的嘱咐,内心不由赞叹“陛下终究成长了。”于是起身道“既然陛下有令,臣等自当遵从。”说罢让校书郎去请于谦前来文渊阁。

不过一会儿,于谦就过来了,路上就已经有小太监将所有的事情告知了他,对此于谦不知可否,毕竟方案早就已经准备好了,而且他也已经和太皇太后通过气了,不过没有想到的是,太皇太后竟然敢于直接放权,全权交于皇帝自决,进了大殿于谦先是行礼,然后在杨士奇示意下讲出了,废下西洋后,对于南洋诸汉民的处置办法,就是选择一处海航,只对旧港宣慰司开放,并严厉户籍制度,只许汉籍通行,并严申太祖太宗禁私下海洋之举,只许旧港官籍通商。

此策看起来的确是为了给太祖太宗海禁之策在南洋进行的补救之法,可是身为官场老手的三杨如何看不出来?一个汉籍,一个官籍,还严申禁海之策。看起来是在对南洋禁海之补充,可是仔细想想,旧港的官籍都是谁?汉籍又都是谁?这不明显的堂下何人缘何状告本官嘛?

而且本就身为福建人的杨荣更是清楚如今的情形,有海禁的时候都能冒死出海,更别说如今又有了一个旧港的汉籍和官籍了,给点钱换个旧港的汉籍,那不就能满海洋的跑了?官籍那是给老爷们的,可这个汉籍…嘿嘿……

当今的确是成长了,杨荣内心欣慰的同时自然会站出来的,本来他还想着要为陛下打打掩护的,不过若是陛下真的大刀阔斧的玩的话,他肯定要反对的。说起来海禁这个词,其实也是有其时代性的,当年太祖皇帝灭张士诚,很多张士诚的部下并不愿意投降,于是借用靠海的便利出海抗争,把太祖骚扰的一阵头大,而且这群人可不仅仅是骚扰边境,还收留了日本的流浪武士,或者说是收服了他们,然后让他们冲锋在前,这就有了倭乱,最后逼的太祖皇帝不得不建立备倭兵,并且开展海禁。

可以说海禁之策不仅仅是经济问题,还有政治问题和军事问题的结合,太祖皇帝不是不想击敌于海外,就比如多次派汤和率水师巡阅海疆,为了断绝张士诚部众的援助,多次禁海等等。直到将这群人逼到南洋流浪这才作罢。

到了太宗更是派遣郑和多次出海,不仅仅是宣国威于海上,其实也有斩草除根之意。

到了如今张士诚遗部早就烟消云散了,可是海禁依然存在,杨荣如何不希望捆主乡梓的海禁松动,甚至是去除?可是若真是大刀阔斧的话,一定会造成极大的危害的,俗话说船小好掉头,反之,船大了若是极速掉头,后果恐怕是一船的人都要被掀翻,所以当看到这次只有皇帝一人主持议政之时,杨荣就已经有了强项的准备了。可没想到皇帝不但不亲自下场,还请了于谦打头阵,并且将南洋之策一一道来,更没有大刀阔斧的乱来,这就让杨荣深感欣慰,起码不用得罪皇帝了。

所以杨荣自然要为皇帝站台的,看到杨士奇不再问话后,当即道“臣以为此策可行,朝廷虽废下西洋之事,但也不是说对于南洋百姓不管不顾了。”

朱祁镇点头,随后就问道“诸位师傅,事情就此定了,朕只想问一问,李时勉当如何处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页 目录
新书推荐: 抗日之鬼打鬼 虚幻的战火 大唐:拜托,我真没想造反啊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 大唐:摊牌了,我就是全能高手 战国太阁第一人 全职高手之醉卧伊人笑 大唐第一节度使 重生战将 开局造了李二的反
返回顶部
document.wri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