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行捕司 > 第7章 断鸢记二

第7章 断鸢记二(1/2)

目录
好书推荐: 为民亮剑 大道偷渡者 重生后,清冷仙尊秒变涩气黑莲花 听说朕是虐文女主 徐游修仙记 搏击筑天路 望天之通神宝录 凤女归!御神兽!废材嫡女倾天下 网游:成了杂草的我开始无限进化 网游:我道尊,伤害高亿点怎么啦

第四折 断鸳

永宁知道拗不过姐姐,便在三只风筝上各写了一首古人诗,写在自己风筝上诗是:

花时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当酒筹。

忽忆故人天际去,计程今日到梁州。

皇宫里的人没有朋友,永宁内心却渴望有一个,想象着与他相遇、分别与重逢。

在姐姐咸宁公主的风筝上,她写的是:

三山不见海沉沉,岂有仙踪尚可寻。

青鸟去时云路断,嫦娥归处月宫深。

纱窗遥想春相忆,书幌谁怜夜独吟。

料得此时天上月,只应偏照两人心。

别后相思是苦也是甜,纵然渺无音讯也可万里相应。

在妹妹康宁公主的风筝上,她写的是:

梦君兄弟曲江头,也向慈恩院里游。

驿吏唤人排马去,忽惊身在古梁州。

在皇宫中永宁与妹妹康宁关系最好,但她隐约中总觉得有一日二人中会有一人远嫁,到时候再想见到彼此可就难了。

其实她自己喜欢第二首,但是她知道姐姐咸宁最善嫉妒,她或许看不懂诗的内容,但若是自己的风筝上的诗句比别人的少,非要大闹一场不可。

咸宁拍手笑道:“好诗,好字!”

三名太监拉着线来回跑,直到风筝飞到半空之后才将线团交给三位公主。

咸宁接过线团之后一路向东走,一边走,一边拉拽,可是风筝却始终在西边挂着,她很是恼怒,道:“这该死的风筝不听话,我让它往东,它偏要往西!”

众人听了这话,无不低头憋笑,心想:虽然你是高贵的公主,可能管得了老天爷刮什么风吗?

永宁向来不喜欢这些闹腾的玩意,只放了一会,整个人就觉得困倦不堪,可她又不忍心扫姐姐的兴,看见院中有棵石榴树,便命太监将风筝线绑在石榴枝上,自己坐到树下靠着树干开始打瞌睡。

咸宁公主见妹妹睡着了,立刻传令道:“三公主要休息,你们这些人都下去吧,莫要在这里打扰她。”

一群宫女太监面面相觑,宫里的规矩,下人可是不能离开主子左右的。

咸宁见众人不动,怒道:“好啊,你们这群狗奴才,我知道你们的心思,都想看我妹妹睡的迷迷糊糊,嘴角挂口水的样子,好出去当笑话传是不是?”

众人听她扣下这样的罪名,吓得立刻走了个干净,宁可事后被上头处罚,也好过当场触霉头。

咸宁公主取过笔墨,慢慢向永宁走过去,康宁拉住她,道:“二姐,你要干嘛?是不是又要作弄三姐。”

咸宁甩开她的手,怒道:“你闭嘴!你个小丫头,别忘了我才是和你同一个母妃生的,胳膊肘向外拐。”

她甩开妹妹后,凑到永宁面前,在她脸上画起了圈圈。永宁毫无反应,她向来嗜睡,一旦睡着了,轻易醒不过来。

康宁急道:“二姐,你的风筝飞远了。”

咸宁待得在永宁脸上画满了圈圈,才又将线团捡了起来,风筝随意飘了一段时间,风筝线在远处一座宝塔的飞檐上绕了几圈,咸宁怎么也拉不动了,她怒道:“来人啊,把线给我剪了,这个不听话的破玩意我再也不想见到了!”

第五折 落鸳

“无计枝梧,病身陡顿,春梦模糊。乱惹闲愁,惊开倦眼,斗帐红珠。醉浓不省欢娱,晓镜里临窥画图。闻道门前,烟波澹沲,杨柳萧疏。”

一位模样潇洒的公子哥走在河堤上,一边走一边念着这首词。念完词后他对身后跟着的大汉道:“雅布,你看看这中原的风景确实与草原上完全不同。”

雅布道:“王子殿下,属下很担心啊,你穿着汉人的衣服,学着汉人吟诗弄月,我怕你忘记了我们草原人的本性。”

公子哥笑道:“雅布,你这么说虽然是好意可未免太小看我默云了,我不会忘记自己是大汗的儿子,将来要做草原的王。”

雅布不解:“那你为何整天念这些软绵绵的诗词?”

默云道:“汉人有句话说的好: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想要和汉人打交道就得了解他们的文化、习俗以及他们看待这个世界的方法。”

雅布低声道:“王子殿下我一个粗人哪懂这么多。”

两人继续往前走,来到了相国寺前,默云道:“这相国寺是皇家寺庙,我们既然有缘来到,就进去上炷香吧。”

两人到了大雄宝殿拜完佛祖后出来,雅布指着远处金碧辉煌的楼阁问:“殿下,那里又是什么地方,我们去看看吧。”

默云笑了:“雅布,那里可不是你想进就能进的,那里是皇宫禁苑中原皇帝居住的地方。”

雅布不由得叹服:“我们大汗的金帐虽然华丽却不能与它相比呀。”

默云道:“过两天我就要进宫面见皇帝,到时候你就能随我一起进去一探究竟了。”

两人在甬道上边走边说,忽然一只断线的风筝坠落到了两人面前,默云将风筝捡起来,看到上面的那首诗,顿时愣住了。

他将上面的诗歌反复吟读数遍后赞道:“好诗!好字!在这风筝上题诗的一定是一位蕙质兰心的女子。”

雅布指着远方道:“看这风筝飘落时的来向看应该是从宫里出来的。”

默云心里充满了好奇,心中暗道:宫里?那么写这首诗的人是一位不甘寂寞的宫女呢?还是一位等待心上人的美丽公主呢?

第六折 宿命

皇帝坐在偏殿,他很焦急,各地水患、旱灾、民变,边关的战事,这许多许多烦心事都写在摆在他面前的厚厚的奏折里。

他很焦虑,暗道:难道祖宗的江山真的要败在自己手里?

他瞥了眼站在阶下的三名宰相,问道:“国家近来颇为艰难,爱卿等可有良策?”

三人中最年长的夏宰相答道:“陛下,国家多事,内忧外患,恐怕不能同时应对,须得先把边境上与莫汉国的战事了结。”

皇帝皱眉道:“朕又何尝不知,只是怎么了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页 目录
新书推荐: 火与剑之最后的国界 回到大明做海王 大唐:举世无敌,西府赵王遗腹子 如梦如真的两段人生! 抗战之横扫日寇 纨绔少爷在唐朝 海国英雄志 三国之从小兵开始无敌 大秦:起兵造反,嬴政竟是我军师 抗战从伪装者开始
返回顶部
document.wri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