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开局我救了皇后 > 第15章 我输得彻彻底底

第15章 我输得彻彻底底(2/2)

目录
好书推荐: 往世云烟 善良的魔神 带着机枪去古代 女尊之这次我能不能换个妻主 我靠烧香爆红娱乐圈 不做恋爱脑后,我成了影帝心尖宠 三国:开局沦囚,厚黑军师归刘 与你的百世难相遇 人在海贼:开局一只康纳 穿越:竟做了假太子的侧妃

\"马谡至少还会领军,而你连赵括都不如!\"

\"赵括尚能抵挡白起数日,而你,若是置身战场,只会葬送大明军队——\"

\"罪魁祸首!\"

他心里明镜似的,自从插上那面红旗,这场军事演习的胜负已定,他败了。

老三出身将门,自然不会硬撑面子,死不认账。

不过此刻,他必须打压面前这位对手的锐气。

然而窦澈面对那片如血的旗帜,面色依旧平静如水。

他只是静静地盯着沙盘,片刻后,突然开口问道:

“自火势蔓延以来,战场上过去了多久?”

裁判员立刻回应:

“大约四个时辰。”

“按常规,此刻火已烧至半山,但因士兵士气高昂,已在山上挖掘了三条壕沟,火势再蔓延还需五个时辰。”

窦澈点头,未发一言,全神贯注地指挥其他战场,反攻老三。

“还敢集结兵力反扑?”

“炮兵准备!”

老三刚要下令,调转山上的炮兵轰击窦澈,却被窦澈伸手阻止。

“慢着!”

老三抬头,对上窦澈疑惑的目光。

“你们这真是纸上谈兵啊!”

窦澈指向那熊熊燃烧的山峰:

“火已烧了四个时辰,别说炮兵的战斗力,火药是否会被高温影响。”

“仅是大火烧山两时辰产生的浓烟,你的炮兵就成了睁眼瞎,你打算往哪发射?”

窦澈毫不犹豫,缓缓推出山脚下那仅千人的军队,形成半包围之势。

“你能在山上挖防火沟,我就不能在山下挖陷阱?”

“一千士兵同时作业,就在上山必经之路挖出三道陷阱。”

“你那冲出火海的五千——不,就算一万骑兵,能剩下多少?”

看着愣住的老三,满脸难以置信,窦澈摇头,不在乎沙盘上已显明朗的战局。

随手把指挥棒扔在沙盘上,转向不远处的李文忠,说道:

“幼稚的战争游戏结束,我该继续为曹国公治病了。”

“下课!”

窦澈转身,开始为李文忠拔针。

留下一群二代们围在沙盘旁,热切地复盘。\"

实际上,这些沙盘演练都有定式,刚才那场,是当年常遇春真实打过的一仗。

二代们对此战也了如指掌,亲自操作过多次。

但从未有人像窦澈这般,几乎是以压倒性的战败对手。

这场战斗,有人想过用火。

但战争要考虑代价。

在窦澈之前,无人敢用一千步兵围困山上的万人。

也没人想到利用火焰产生的浓烟,干扰炮兵的视线。

过去不用火,是因为面对山上的骑兵和炮兵,至少需要相等兵力才能围困。

在这种情况下,加上炮兵居高临下的攻击,即使能彻底消灭山上军队,山下的代价也要大得多。

但这次。

窦澈给二代们好好上了一课。

如此大胆,如此犀利,如此高效。

又如此摧枯拉朽,干净利落的胜利。

“老三,这窦……窦先生是从哪儿冒出来的?”

“之前怎么从没听说过此人?”

沙盘旁,几人一边复盘,一边低语。

老三一脸晦气,目光直直地盯着那座已成为他噩梦的山峰。

“我哪知道,听说他医术不错,治好了皇后娘娘的病。”

“谁能想到他还有这本事!”

旁边一个显得沉稳的年轻人深吸一口气:

“你们看这里,他选的这一千人并非随意。”

“人再少点,不可能在山上还没反应过来时就在山下挖出陷阱。”

“人再多点,无法在山下均匀分布,必会集结成团,那时就算炮兵无法支援远处战场,仅凭盲目朝山下发射,也足以让这支军队损失惨重。”

说着,年轻人转向老三。

“老三刚才也是这么想的吧,否则按我们以前的布阵习惯,早开炮了。”

老三苦着脸摇头。

“徐二哥,别给我脸上贴金了。”

“我自己清楚,我是被这窦某人碾压了。”

“你们没上沙盘不知,他布置完山坡后,立即调度全局。”

“我几乎被他的思路牵着鼻子走。”

老三一脸沮丧。

“有一段时间,我甚至忘了我还有炮兵和骑兵。”

“从战术到战略,我输得彻彻底底。”

老三此话一出,所有二代脸色都变了。

他们从小一起长大,虽知老三不适合指挥大军。

但这种五到六万人的中型战役,正是老三的强项。

在最擅长的地方被全面压制。

这让在场的人都不禁心有余悸。

此时反应最大的是朱棣和李景隆。

演习结束后,窦澈去为李文忠拔针。

李景隆便过来照顾兄弟们。

毕竟是他家,李景隆也很好奇,能让父亲和魏国公同时称赞的人。

刚才离得远,如今走近沙盘,他真切感受到窦澈的非凡。

李景隆下意识看向窦澈。

窦澈藏在屏风后,专心致志地为李文忠拔针。

看着窦澈的从容,似乎毫不在意刚才的胜利,李景隆心中燃起一丝争胜之火。

这些二代中,朱棣身为皇太子不算。

但在其他人里,李景隆的军事天赋已使他成为这群人的领头羊。

他并无帮老三挽回颜面的念头。

但难得遇到这样的天才,作为自诩后起之秀的领袖,李景隆有些手痒。

想了想,李景隆并未轻举妄动,而是唤过旁边的朱棣。

耳语了几句。

朱棣思索片刻,缓缓点头,然后悄无声息地离开李家。

李景隆吩咐身旁仆人几句,大步走到李文忠身边,静静地等待治疗结束。

此时,无论是李文忠还是窦澈,都没理会走过来的李景隆。

随着一根根银针以各种手法拔出,李文忠在一阵深入骨髓的麻痒中,罕见地感到由内而外的舒畅。

书页 目录
新书推荐: 抗日之鬼打鬼 虚幻的战火 大唐:拜托,我真没想造反啊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 大唐:摊牌了,我就是全能高手 战国太阁第一人 全职高手之醉卧伊人笑 大唐第一节度使 重生战将 开局造了李二的反
返回顶部
document.wri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