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李景行的科举之路 > 第95章 禹州府

第95章 禹州府(2/2)

目录
好书推荐: 大小姐来自地狱,夜夜有鬼来敲门 混沌仙骸 夜色之下 女特工遇上当代兵王! 四合院:一手遮天 汉室可兴 诸天中心 快穿之反派总吃我软饭 武林贱尊 快穿女配:反派来抱个大腿!

这便是古代沿河地区的水田,它既是人们生存的根基,也是大自然的馈赠,蕴含着无尽的生机与希望。

哪怕才在前几年遭遇过毁灭性的灾难,可是人类和大自然一样都在焕发出他们的生机。

看着眼前的一幕,几人不知为何,只感觉双眼发热。

沿路的百姓看到秦老都很热情的打着招呼,那个在田里拔草的老伯,哪怕是脸上沾满泥点,也挡不住他那灿烂的笑容。

“行儿,你看,这就是你的《治水论》改变的景象。两年前他们看着自己满目疮痍的家园土地,脸上满是麻木绝望。”

“可你看看,现在的他们,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对朝廷对国家都满是爱戴,这就是国家爱护谁,老百姓们就拥戴谁。”

几人听着老师的讲解,看着眼前的景象,他们都再次坚定了自己读书科举的意义。

秦老是真心感叹,这些人失去家园天地后那种绝望挣扎,真是让人不忍,这也是他想留在这里的原因。

李景行也从这里看到了他以前没有注意到的景象,之前的方法都是根据前人的经验书写出来的。

可是现在,这里忙碌的景象,和很多他没写出来的观点和巧思都被古人自己摸索出来了。

什么古人现代人,他们所拥有的很多知识,也不是前人一点点累积下来的吗?

这时,一个一身短打的农民汉子带着一群人,走了过来。

“拜见秦老,俺们田里自从被大水淹过后,这稻田里的虫子实在太多了,每天一天到晚都泡在田里捉虫,也是不见虫子有少。”

看着这个皮肤黝黑的汉子,望向秦老的目光就像看到了救命稻草。

秦老知道眼前这个汉子的为难,其实他跟知州大人都在寻找这个灭虫的方法,这个虫子不解决掉,他们日后的收成也没有保障。

突然,秦老目光一转看到了一旁若有所思的李景行。

“行儿,不知道你是不是想到了什么法子!”

说完一脸惊喜鼓励的看向李景行,旁边围上来的汉子和老伯,看到秦老竟然问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郎。

都觉得有点不可思议,这么大的少年能想到什么好办法。

看着一脸怀疑的百姓们,秦老只好把李景行就是写出《治水论》的人,也是他的弟子的事情说出来。

等周围人听到眼前这个少年就是写出《治水论》的人,都轰动了,有些年长的老汉就想给李景行跪下。

李景行也从思绪中清醒过来,连忙扶起来了好几位老汉。

“恩人,谢谢你呀!要不是你,我们早就活不下去了。”

“恩人,因为你的治水法子我们禹县已经两年未经历过被大水冲毁的景象了。”

“谢谢你跟朝廷还有咱们的禹州的郭大人还有秦老,没有你们,我们可能就要像先辈那样背井离乡,过着那食不果腹、居无定所的流亡日子。”

···········

这边田地里的人都知道了,眼前这人就是他们最大的恩人。

已经有机灵的早已去请村长和德高望重的长辈来这边了。

李景行,赶紧安抚好大伙,“各位长辈们,这都是晚辈该做的,为国家,为百姓做一些实事,本就是小子最大的期许和愿望。”

才安抚好情绪激动,动不动就想给李景行跪下的老百姓们。

结果前方又来了一大伙人,打头的那些年轻人,还背着腿脚不是很方便的老人家。

结果几人一到跟前,也是直接给李景行跪下。

好些老人家那是一边跪下一边哭,李景行自己扶不过来了,李绍轩他们赶紧过去帮忙。

等老村长他们平复好心情,怎样都要让李景行他们去家里吃顿饭。

他们虽然没有多大的能力感谢恩公,但是一定要留恩公他们吃顿饭,人都在眼前了,再不感谢他们还算人吗!

书页 目录
新书推荐: 大唐第一节度使 重生战将 开局造了李二的反 西周长歌 大唐第一衙内 我在红楼改气数 大宋狼烟 三国:开局斩刘备灭吕布 威猛岳家军 末日进化黑岩
返回顶部
document.wri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