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春秋:内嫂勿怕,我来救你 > 第16章 小王酿制

第16章 小王酿制(1/2)

目录
好书推荐: 凌云行之起于微末 美食:我家餐馆不正常 重生倚天之张无忌孪生兄弟张无尘 梦魔 爽翻天!小孤女一路逆袭成为团宠 穿越六零,女主靠空间发家致富 四合院:我的求生系统 穿成福星奶娃,逃荒后被团宠了 山乡风流神医 忍界飞升记

重复了溶解、沉降、过滤、蒸发几个步骤N次后,总算是得到了一批色泽雪白,颗粒比较细致的食盐,虽然后后世如细沙般的精盐相比,还有着不小的差距,但质量已然是提高了不少。

这半天的劳作,一共得了约有两斤的精盐,也不枉他一番辛苦折腾。王浩擦了擦满头的汗水,将精盐装用一个看着还算干净、完整的陶罐盛装,并找一个合适的木盖子将罐子盖好,以免盐受了潮。

“嗯,看着还不错,要是在沉降过程中,可以加入一些明矾,那杂质就能去除得更为彻底了。”王浩自言自语地嘀咕了几句。

古代可由明矾石经煅烧、萃取、结晶而制得,而明矾石的产地之一便是后世的浙江平阳,可巧它正是属于越地。传言,越国有一个名为矾山的地方正是因为盛产明矾石而得名,其位置就在浙江省温州市的苍南县,以后有机会就去弄点明矾石。

王浩考虑着剩下的几升粗盐,如果接下来天气好的话,完全可以把它们全部按照今天的方法统统制作成精盐,十来斤精盐还是少了点,要是能鼓捣出上百斤,自家肯定是吃不完的,那得上城里去兜售,而距离王家村最近的集市便是槜李邑。

接下来,酿制大豆酱油和大豆油也是两个不错的赚钱路子,春秋时代,各大诸侯国皆种植大豆,可它一般被作为粮食,至于用来酿制调料,制作豆腐等豆制品,那还是没影儿的事情,他王浩作为穿越者,绝对是“近水楼台先得月”。

大豆一般指黄豆,在春秋时代乃至先秦时代称“菽”,古代五谷中的一种,而古代南、北方对于五谷的定义有所不同,南方指:稻、黍、稷、麦、菽;北方则指:麻、黍、稷、麦、菽,而不管哪种说法,菽都是必不可少的,由此可见其对先秦时代各诸侯国普通百姓生活的重要性。

春秋这个时代,只有周王室才能享受到用动物油烹饪食物的待遇,至于植物油那还是一片空白,因而,王浩觉得用大豆酿制酱油、食用油大有可为。王家村各家各户都种有“菽”,他家自然也种了不少,它相对比较容易种植,温度在20c~30c,无霜期长于100天以上的地区皆可种植“菽”。

“下一步,就是它了,制作精盐还得需要粗盐作为原料,而大豆在王家村,那简直是大大的有,根本就不用为原材料发愁。”王浩想到这里就兴奋得一拍大腿,跳了起来。然而,黄豆酱油的制作周期却有些长,得要半年以上,而且要酿制出好的酱油,不光挑选优质的“菽”,还得经过阳光充分的晾晒,便如台湾老戏骨—李立群老爷子给某款黄豆酱油所做广告之广告词:“晒足180天!”

古代的黄豆酱油,那是一种集传统工艺与生活智慧于一体的调味品。其制作流程大约如下:

1.挑选优质的黄豆,清洗几次,浸泡一晚上,泡好的黄豆再清洗两、三遍。

2.烧开水煮黄豆,大约煮半个时辰,再将煮好的黄豆,捞出放到筲箕沥干水分,再进行晾干水分后裹上面粉搅拌均匀、铺平,十分钟后再来一遍,使之回潮,盖上荆条使黄豆发霉(这步很关键),七天左右霉长出来,搅拌均匀后,再盖黄荆条,直至它们完全发霉。

3.霉豆子晾晒两天后将豆子放入容器内,盐、水、霉都按照比例搅拌均匀,闷一夜直至全部泡发后,加入凉白开盖上透气的麻布晾晒180~1000天便可汲取酱油。

总而言之,自制酱油需要大量的盐分,且对黄豆发霉的要求较高,目前,王浩粗盐提纯所得的精盐还很少,因而暂时不适合制作酱油。

相对来讲,制作大豆油的时间那就要短多了,短至几天就能搞定。最早制作大豆油是在唐代,也就是千年以后,随后,在后来宋、元、明、清等朝代,大豆油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用油之一。宋代《天工开物》中就有关于大豆油酿制工艺以及流程的相关记载。后世江苏民间亦有许多民间制作工艺 ,诸如:小榨大豆油,石库门大豆油等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页 目录
新书推荐: 火与剑之最后的国界 回到大明做海王 大唐:举世无敌,西府赵王遗腹子 如梦如真的两段人生! 抗战之横扫日寇 纨绔少爷在唐朝 海国英雄志 三国之从小兵开始无敌 大秦:起兵造反,嬴政竟是我军师 抗战从伪装者开始
返回顶部
document.wri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