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春秋:内嫂勿怕,我来救你 > 第23章 越悦传舍

第23章 越悦传舍(1/2)

目录
好书推荐: 凌云行之起于微末 美食:我家餐馆不正常 重生倚天之张无忌孪生兄弟张无尘 梦魔 爽翻天!小孤女一路逆袭成为团宠 穿越六零,女主靠空间发家致富 四合院:我的求生系统 穿成福星奶娃,逃荒后被团宠了 山乡风流神医 忍界飞升记

王浩远远望去,只见那破败、沧桑的灰色城墙上,一排手持长戟、穿戴藤甲的士兵正在站岗,他们此刻也正目不转睛地盯着正前方,以便随时查看有否可疑人员。

城墙约有九尺来高,城门前是一条宽约两丈的护城河,那河上架着一座约五尺宽的木桥,凡进出槜李城的人群都从此处经过。

城门是一扇严重被腐蚀的破旧木栅栏门,与那由大小石块、泥土垒成的简陋城墙相得益彰。木门的正上方刻着“槜李”大大的两个篆体字。

关于槜李城的文字记载应该是从公元前496年,也就是两年后。关于其在春秋时代的描述,便是既不属于吴国,也不属于越国的一个两国边境冲突地带,春秋时期国与国之间的边境并不明确,直到战国时期,春秋时代曾经的城邦国家才向领土国家转化,这个时候国界才正式形成。

两年后,这里将爆发一场足以影响吴越两国国家命运的大战—槜李之战,也为4年之后的另一场吴越两国之间的战役—夫椒之战埋下了伏笔。槜李邑正是在槜李之战后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

“原来春秋时期的小城是这个样子的,要是有个手机拍张照片做个留念,那该多好啊!”王浩喃喃自语道。

“浩阿哥,你在说什么呢?嘀嘀咕咕呐?”赵莹诧异地对他翻了一个风情十足的白眼。

“啊~,呵呵,没事,吾是讲,城里好啊!吾从未来过槜李城,此次也算是开了眼界了!”王浩兴奋地挠挠头,牵起赵莹的纤纤玉手,继续往前走去。

槜李城不大,但来往于此的人亦是络绎不绝,大概是出于吴越两国边境地带的缘故吧,很多人看打扮便知晓他们是往来于吴越两国从事跨境贸易的客商。

两人来到城门口,守在城门两边全副武装的越国士卒看他们是完全是一副越国百姓的装扮,加之操着一口越地的口音,倒也并不曾阻拦他们进城。

进得城里后,石子铺成的路面还算整洁,只是有些破旧,偶尔有两根杂草顽强地在铺路石子之间的缝隙中艰难求生,路面约有五尺来宽,时有两轮马车路过,路面车水马龙的,行人亦是络绎不绝。

王浩东张西望,左顾右盼,一副“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样子,什么东西他都看了觉得很新鲜,不过,他主要还是关心盐铺、铜铁铺、木匠铺、布匹铺这些。

赵莹也觉得很好奇,而她的注意力则集中在胭脂水粉铺、裁衣铺这些有关女孩家穿衣打扮的店铺。

槜李城不大,但边境贸易发达,除了本国的一些传统货物,还有许多来自吴国特有的商品,诸如:具有独特造型风格、装饰艺术的玉鸟纹饰件等玉器, 玉具剑首和剑格等玉饰件、丝绸、刺绣、青铜器、大马青冥剑、横泾烧酒等;

春秋末期店铺已经初具规模,但总体上越国这边仍旧以不固定的集市交易为主体。在西周时期,官府对广大手工业者以及商人实行的是“工商食官”的管理制度,他们本人依赖官府的“稍食”生存,没有自由活动的权利。

而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则打破了“工商食官”制度,除了齐国外,其余国家随着社会发展,民营手工业得到了大力发展,其主要分为:农民家庭手工业、独立小手工业、豪民经营的大工矿业三种,由此,各国的石井店铺也变得丰富多彩、琳琅满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页 目录
新书推荐: 回到大明做海王 大唐:举世无敌,西府赵王遗腹子 如梦如真的两段人生! 抗战之横扫日寇 纨绔少爷在唐朝 海国英雄志 三国之从小兵开始无敌 大秦:起兵造反,嬴政竟是我军师 抗战从伪装者开始 穿越破案抗金
返回顶部
document.wri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