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承明之治 > 第17章 孙媳驾到

第17章 孙媳驾到(1/2)

目录
好书推荐: 我是射手 神宠时代:我能看到御兽进化提示 心死离家后,全家疯狂挽回! 但丁堡 疯狂觊觎,病娇顶流他总想越界 凰妃逆天下 我徒儿个个都是大佬 奇幻大明 亲王家的贴身小侍卫 我的惊喜

大安宫内,李承乾依旧没有忘记自己的学业。每日的牢记训练,此时此刻正在做着俯卧撑,全身大汗,而一旁的香炉已经有五根香柱燃尽了。

李渊也闲来无事,有个孙子跑来陪自己,那可就有意思多了,乃至都不怎么去给李二造兄弟了。这不,李承乾在一旁锻炼,老李渊在旁边都摸起了生疏的弓箭。

“嗖!”

李渊虽然武备松弛已久,但当年那百步穿杨的弓术尚在。这一箭,正中八十多米外的靶子中心,李渊也少见的笑了起来。

古代的强弓有效射击范围最多一百二十米左右,按照正常人的步伐宽度为半米,也就是说古代强弓有效射击范围为二百四十步左右。李渊有一个传奇佳话,《旧唐书·高祖窦皇后传》:“乃于门屏画二孔雀,诸公子有求婚者,辄与两箭射之,潜约中目者许之。前后数十辈莫能中。高祖后至,两发各中一目。毅大悦,遂归于我帝。”

李渊本身是一个能打的将领,虽然不及他儿子们,李建成也会带兵也能打仗,大家不要被太多二凤吹给影响了。李渊一家,几乎都是能上战场的,乃至统军上李渊和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都是好手,李元吉或许有些次,但是李渊、李建成、李世民可不是菜鸟。李渊次就次在身为皇帝上,军事上还是能够拿出手的。

李渊看向李承乾:“高明,差不多得了。快来,爷爷教你弓术。”

李承乾起身,一旁的宦官连忙送上擦布,李承乾擦了一把汗,喝了一口水小跑过去。

“爷爷,当年您就是射中孔雀屏上的两只眼睛,才把奶奶娶回家的吧。”

“嗯,这可不是瞎扯的。身为我李家儿郎,岂能不会御马骑射?爷爷别的不好说,但要在这弓术上,你的老师李靖和秦琼,爷爷都不带怕的。”

“可是爷爷,我现在估计还没法拉动这些弓弦啊。”

“唉,谁说要你拉得动?来人,为高明把那柄小短弓拿过来。”

不一会儿,一个宦官就拿着一柄小巧的短弓跑来。李渊手把手的教李承乾拉开弓箭,为了防止李承乾拉不开和不熟悉伤着手,李渊也弯着腰帮着他稳住弓弦。

李渊说道:“高明,仔细一些,现在爷爷带着你找准心和力度的感觉。你看,现在这个角度,就是最接近红心的了。而根据目前的距离,和你的这柄短弓,哪怕拉到最大,也是射不到靶心的。所以,咱们就要抬高角度,慢慢来...嗯,就是现在这个角度,之后放开弓弦的时候,一定要迅速,不要犹豫。”

李承乾喘着气,哪怕这是一柄小型短弓,他目前的身体也的确拿捏不住。所以,李渊才会上手,帮助他稳住弓弦。毕竟,古代的弓箭可不是现代的那些弓箭,古代很多擅长骑射的将领,大拇指少不了伤痕。

“准备好了吗?”

“嗯,爷爷我看准了。”

“好,爷爷数三声说放,之后咱们爷俩一起放开弓弦。”

“好!”

“三...二...一...放!”

“嗖————”

爷孙俩很有默契,同时放开弓弦。箭矢略带抛物线的射出,并不是直线,飞出大概四十多米就开始呈现下坠态势。但,依旧毫无悬念的正中红心,不过尴尬的是被靶子弹飞了。

一个宦官连忙上前查看:“回禀太上皇、殿下,正中红心!但是力度不够,所以箭矢弹飞了。”

李渊笑着摸了摸李承乾的脑袋:“你还小,这小短弓能射到这么远,已经不错了。”

李承乾也笑着回道:“都是爷爷的功劳,耐心给孙儿讲解。”

一个宫女上前:“启禀太上皇,陛下前来求见。”

李渊眉头下意识的皱起,不悦的神色也毫不掩饰:“他来做什么?”

宫女尴尬道:“回禀太上皇,陛下说来送一个人陪殿下,为殿下解闷。”

李渊皱眉:“谁?”

宫女:“回太上皇,奴婢也不知,只知道是一个小女孩。”

李承乾瞬间感觉不好了:“可是一个十二三岁的丫头?”

“回殿下,正是。”

李承乾连忙抱住李渊的手:“爷爷!不可放那丫头入内啊!那丫头与孙儿五行相冲,八字不合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页 目录
新书推荐: 如梦如真的两段人生! 抗战之横扫日寇 纨绔少爷在唐朝 海国英雄志 三国之从小兵开始无敌 大秦:起兵造反,嬴政竟是我军师 抗战从伪装者开始 穿越破案抗金 轩辕新明录 网游之不落的黄巾旗
返回顶部
document.wri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