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承明之治 > 第52章 祭天大典

第52章 祭天大典(1/2)

目录
好书推荐: 我是射手 神宠时代:我能看到御兽进化提示 心死离家后,全家疯狂挽回! 但丁堡 疯狂觊觎,病娇顶流他总想越界 凰妃逆天下 我徒儿个个都是大佬 奇幻大明 亲王家的贴身小侍卫 我的惊喜

李承乾此言一出,全场震惊的合不拢嘴!

“逆子!!你还敢与朕拳脚相加不成?!来人呐!把太子押下去,重责五十大板!”

杜如晦和房玄龄直接吓傻了,五十大板?!这尼玛你是要换太子是吧?宰了我们的得意门生是吧?!杜如晦和房玄龄立马拉着李承乾一路疾驰离开这个是非之地。乖乖,这可不能干啊,五十大板?!还tm重打?!你这是要让我们忙活了这么些年培育出来的太子,就这么下线领盒饭啊?!

其余人,连忙拦着二凤和殿外的禁军,房玄龄和杜如晦拉着李承乾就是一路小跑,那风尘仆仆的模样简直令人惊掉下巴。这也正常,杜如晦和房玄龄可是恩师,和李承乾有师徒情谊在的,这尼玛就是抗旨都得保啊!我们的徒弟我们不保,谁保?!

杜如晦和房玄龄带着李承乾一路朝着大安宫去了。没错,能让这场乌龙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只有李渊这位太上皇了。其余的人,不好使!

李渊见着房玄龄和杜如晦拉着李承乾一路气喘吁吁的来紧急求见,大汗淋漓的,就知道出大事了。等到李承乾把前因后果解释了一遍,李渊笑的合不拢嘴。

“你小子啊!自古以来,就你小子敢这么说话,犯在别人身上,早就脑袋搬家不知道几回了。”

杜如晦和房玄龄喝了整整一壶的茶水,才缓过气来。

“太上皇,此次臣等失礼了。实乃圣人大怒,没有办法了,只能前来叨扰您了。”

“还请太上皇降罪,也请太上皇出面,将此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息事宁人呐。”

李渊笑着摆手:“无妨无妨,二位是高明的恩师,能做到这般情分上,朕感激还来不及呢。来人,传话给他,就说我孙儿想穿什么就穿什么,祭天朕也会去,不用他操心了。”

有了李渊发话,二凤哪怕再气,也只能憋着。没错,这就是当儿子的无奈。你爸爸终究是你爸爸,血脉压制了解一下?

唐代在冬至时放假7天,举行隆重的祭天典礼。祀天,又称祭天、祭南郊等,是帝王祭祀天神的大典,是对天帝侍奉、享献的仪式,是历代帝王祭祀典礼中最庄严最隆重的活动。“圜”通“圆”,圜丘指的是祭天的圆形高坛。古代有“天圆地方”的说法,所以一般是南郊圜丘祭天神,北郊方泽祭地祗。

而唐朝贞观时期,祭天等隆重仪式,都是在圜丘坛进行的。贞观中,祭神州于北郊。《旧唐书·礼仪志》:“昊天上帝、五方帝、皇地祗、神州及宗庙为大祀。孟冬,祭神州于北郊。”唐高宗永徽年间废除神州之祀。武则天于南郊合祀天地。

这也很好理解,自古都有坐北朝南、左尊右卑的说法。特别是在东汉至隋唐、两宋,逐渐形成了这类思想。后面的元朝又规定右尊左卑,到了明清又改回去了,左尊右卑。

二凤回到立政殿,没个好脸色,坐在那里好像谁都欠他几千万似地。长孙皇后有些疑惑,询问了一番。

“还能是什么?还不是你的好大儿,说赤黄服饰跟屎黄一样!气死朕了!这普天之下,能穿赤黄的就朕和他小子,别人想穿都还没那胆子呢!他可倒好,反倒嫌弃起来了!”

长孙皇后无奈苦笑,李承乾这小子啊,是懂得怎么惹怒二凤这老子的。

“父皇也是!一个劲的纵容他,以后还得了?!这规矩都不守,祖制也不遵,何其荒唐?!”

长孙皇后无奈说道:“既然二哥有气,索性把丽婉叫来,令丽婉代为教训那小子不就好了?”

二凤一拍大腿:“对啊!来人,速速传召太子妃!记住,让太子妃带鞭子,粗的那种!黄安,你去准备绳子,把殿外的那棵大树准备好,之后方便给太子腾位置!”

夕阳时分,李承乾直接被五花大绑的吊在了立政殿外的大树上,郑丽婉在那里拿着鞭子抽他。而一旁,二凤坐在那里,一脸心满意足。周围的宦官宫女们,纷纷低头不敢造次。唯独右凤仪,跪在地上都探出脑袋,强忍笑意。

在场的还有李渊的人,特地在这里盯着的。就是防止二凤亲自上手,能把李承乾吊起来用鞭子打的,只有李渊钦定的太子妃郑丽婉一人。

“疼疼疼啊!!丽婉你来真的?!嗷嗷嗷!!别别...轻点!!轻点啊!!”

郑丽婉耸了耸肩:“父皇看着呢,你不如果不想父皇亲自动手,那你就配合一点。”

李承乾看着在那里一脸满足神色的二凤,咬牙切齿道:“老头子!这辈子投胎当你儿子,算我倒霉!”

二凤不但不生气,反倒笑的酣畅淋漓:“哈哈哈...哈哈哈...打!丽婉,继续打!哈哈哈...”

长孙皇后呢,在殿内听着外面父子俩的欢笑、哀嚎,表示无奈。这父子俩没一个正常的,非要斗一斗,不斗一下就好像不符合父子俩的日常一样。

随后几天,李承乾因为要代为祭天的缘故,所以需要前五天先去查看祭天用的牲畜,当然了,他只需要去一天,之后会有大臣轮流去查看。前四天,二凤带着他听取太常寺奏报祭天的安排和准备。前三天斋戒,就是不能碰荤的,只能吃素的,清汤寡水那种。太常寺卿和礼部负责主要安排,其余大臣做自己的事情就好,祭天的时候跟着去就行了。反正一大堆,这里不啰嗦了,主要是不好查。

至于咱们华夏文明这种祭天仪式,源远流长了,最早可以追溯到夏朝了。不过,这里就不废话了,各个朝代祭天流程大差不差,但也有变化。

到了祭天的一刻,李承乾穿着厚重的黑色服饰,带着笨重的冕旒,踩着松垮的履鞋,经过一番的形式折腾,在所有人的见证下,一步一步走上那神圣、庄严、高耸的祭坛。这一身穿在身上,那叫一个难受啊!走一步都感觉困难,很不舒服!

经过千辛万苦,总算是走上了高坛,随即就是献礼、上香啊之类的,最后是念祭文。李承乾接过准备好的祭文,扫了两眼,直接把祭文丢进了前面的香炉内。这一幕,全场傻眼!

李承乾拿起面前的酒樽,倒上一杯酒,转身面向众人,在众人错愕的目光下...

“孤以大唐贞观皇太子之身,代我大唐王朝,仅此向我历代华夏先祖,敬献一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页 目录
新书推荐: 如梦如真的两段人生! 抗战之横扫日寇 纨绔少爷在唐朝 海国英雄志 三国之从小兵开始无敌 大秦:起兵造反,嬴政竟是我军师 抗战从伪装者开始 穿越破案抗金 轩辕新明录 网游之不落的黄巾旗
返回顶部
document.wri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