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许愿穿古:续命行医 > 第38章 让我考状元

第38章 让我考状元(1/2)

目录
好书推荐: 异世界女王:大小姐驾到通通闪开 亘古长流 电影世界抱得美鬼归 若无来路可有归途 功力尽失后,病娇成疯狗 末世,大佬们偷听我心声,杀疯了 重生后,顾总费尽心思来追我 抱残 神豪:千倍馈赠,学霸争相为我买 快穿:攻略对象都是神经病

张笙激动地打开盒子,心里想着里面最少也得有几十万两银票吧。然而当他打开后,却完全愣住了,因为盒子里并没有他想象中的银票,只有一卷厚厚的宣纸。张笙把纸拿了出来,铺在桌子上,就看见密密麻麻的小字出现在眼前。他没有仔细去看上面写的是什么,而是拿起卷在中间像信封一样的东西,迫不及待地打开了,发现里面同样是纸。张笙打开一看,只见“告身”两个字醒目地出现在信中的最上方。

虽然字张笙都认识,但是他完全不知道“告身”是什么意思。只见上面写着:“奉池乡人张笙,年方八岁,乡试及第,举人为仕。越二年,会试再中,贡士之名,荣耀乡里,时人皆赞其才华出众。张笙乃家中独子,父母早亡,茕茕孑立。然其性豁达,容貌清秀。志在报国,愿尽一己之力。精医术,有济世之能。今张笙尚未赴殿试,宜速速启程,若得高中,必膺重任,为国之栋梁也。”

张笙反复看了几遍,只看懂了自己的名字,还有举人、贡士,家中独子、父母早亡这些简单的信息,至于其他的内容,他完全不明白是什么魑魅魍魉。

张笙马上查看起来,看看还有没有别的东西。果然,他又发现了一封信。这封信是荀韵写的,而且是用白话文写的,张笙能看懂。

信中写道:“与小公子一别,已经数日。我一直在想,以公子的医术高明,若能为朝廷效力,必定会有所作为。公子虽然年纪不大,但从言谈举止中可以看出,必是读过书的人。我听公子说过,公子从小与师傅在一起,没有户籍,也没有功名在身。我斗胆,为公子做了一份告身。公子可以凭此直接来京城参加殿试。盒中还有今年科举的试卷和答案。我知道公子大才,可能根本用不上这些东西,也不屑于用这些。我没有侮辱公子的意思,只是当今朝廷内忧外患,我真的希望公子能为国解忧。还望公子仔细考虑。”

张笙放下信件,又拿起试卷看了看,完全看不懂。他把东西都装进盒子里,然后喊来丁峰,问他:“丁峰,你认识字吗?知道科举考试是怎么回事吗?给我讲讲吧。”

丁峰不知道张笙为什么会这么问,但还是马上回答道:“小人认识的字不多,但是关于科举考试,一般人都知道一些。咱们的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个阶段。乡试是科举考试的第一关,通常在各省的省会举行。乡试的参加者必须是通过府试的秀才,考试内容主要包括儒家经典、诗词歌赋、时文等。乡试一般在秋季举行,考中者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

会试是科举考试的第二关,通常在京城举行。会试的参加者必须是通过乡试的举人,考试内容与乡试相似,但难度更大。会试一般在春季举行,考中者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

殿试是科举考试的最后一关,由当今皇帝亲自出题并主持。殿试的参加者必须是通过会试的贡士,考试内容主要是策问,考察考生的治国才能和见识。殿试的成绩分为三甲,一甲三名,分别称为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若干名,三甲若干名。

丁峰滔滔不绝地说了一大堆,张笙也听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同时他也想起了荀韵给的试卷,心中感叹:这个古代,跟我原来世界的古代都差不多啊。不过这个荀韵公主真厉害,连科举的试卷和答案都能弄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页 目录
新书推荐: 如梦如真的两段人生! 抗战之横扫日寇 纨绔少爷在唐朝 海国英雄志 三国之从小兵开始无敌 大秦:起兵造反,嬴政竟是我军师 抗战从伪装者开始 穿越破案抗金 轩辕新明录 网游之不落的黄巾旗
返回顶部
document.wri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