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中国道教也有趣 > 第九章 神学理论的奠基人于吉

第九章 神学理论的奠基人于吉(1/2)

目录
好书推荐: 娇妻溺宠:豪门养妻成瘾 快穿:为完成任务,她亦卑躬屈膝 穿越之绝色公主 开局999999亿暴击 签到90我要做幕后大佬 小瑜儿,你要乖 浮生如闻风里风 海王前夫今天火葬场了吗? 诉云 我的小小新娘

在《三国演义》里有几位很厉害的道士,如左慈、于吉等,也包括张角三兄弟。他们与小说的中心思想不太靠谱,所以当不了主角,只是一笔带过的路人甲,不太为人所注意,但是这些人物在道教发展史上却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这里,我们重点讲讲于吉,原因是他上承甘忠可,下启张角,他的着作和神学理论在中国道教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同样先看看于吉的简介:

姓名:于吉

民族:汉

籍贯:琅琊(同样是山东人)

出生时间:不详

去世时间:约公元200年

职业:道士

主要着作:《太平青领书》(简称《太平经》)

说实话,在正史上能被重点写的道教人物并不多,即便很多人在道教发展史上是名人。于吉同样没有在正史上留下多少痕迹,我们也找不到多少关于他的生平,好在我们关心的重点是他的作品和思想。

上一章我们提到,甘忠可死后,他的《包元太平经》散落到了民间,被信徒们传播,也有很多人对其扩充,这样就导致了很多不同的版本出现。到后汉时期,于吉完成了对这些流传在民间的《保元太平经》的加工整理,并在此基础上发表了自己的论着《太平青领书》,共一百七十卷,后世也认为此书问世标志着道教的正式问世。就在于吉潜心着书的时候,遥远的西方,张道陵开始了五斗米道的传教工作,开启了天师世家的传说。

可惜的是,于吉最终被孙策所杀,这在《三国演义》里也有记载,道统还未发展成规模就夭折了。好在于吉有个出色的接班人张角,把《太平青领书》直接改成《太平经》后,广收弟子,同时创立了太平道,自己当上了教主。太平道随着黄巾起义的席卷天下也收获了大量的道众,最后也因起义失败未能得到延续发展,下面我们再单独讲讲张角。正因如此,甘忠可、于吉、张角都没有被套上道教的开教祖师的光环,不得不说,有时候运气真的比实力更重要啊!

于吉对中国道教上的贡献主要集中在《太平经》中,而最大的贡献,则是提出了比较完善的神仙信仰和神学理论,这对后面的葛洪创确立完善的神仙理论体系有着很大影响。

我们提到过,道教是个多神的宗教,今天的道教所崇奉的最高天神也不止一位,分别有玉清、上清和太清这三清,当然后面我还会详细讲这三位的前世今生。

在东汉末年,那时的道教还只有上清之说,并没有形成三清为尊的神仙体系,当然所尊奉的神也不是只有上清一位。于吉所承认的至高神就不是上清,首先《太平经》中说有一位宇宙至尊天神叫“长生大主号太平真正太一妙气皇天上清金阙后圣九玄帝君”,这个名字有点长,不过这是道教的一个传统,后世完美继承了于吉的风格,造成道教诸神的名字一个一个比着看谁更长,这是后话,暂且放下。那么这位长名字的尊神是谁呢?实际他就是李聃,我们熟知的老子,当然也有简称,叫九玄帝君。接着于吉又说还有“三皇五帝”,这八位同样是宇宙主宰,这还没完,接着又说还有“九皇十五帝“”主宰一切,另加一位叫“天君”的也是至尊天神。唉,先不说别人,就于吉一个人来说,他就列出了如此多的至尊天神,所以我们说于吉在神学理论上只是起到了奠基作用,真正完成神仙理论的却是葛洪。除了至高神以外,于吉同时还提出了信奉四时、五行、星辰为神,构建了一个相对粗糙但又比较完整的神学体系。总之在东汉末年,处在道教发展的早期,还没有建立起一个统一的、系统的、大家都认可的神仙的团队,专业的、非专业的人们信奉着各自的神仙,大家各自为战就是当时的真实写照。

那么是什么造就了道教这种天然的多神系统的呢?原因可能有很多,我个人认为文明的落后应该是最大的因素。在当时,即便大家都是一个圈子的人,但由于受到交通、通信、出版着作成本太高等等现实的影响,相互间不可能和现在一样,发个朋友圈、弄个直播就能迅速传到全球。所以,只有各自为战,自己敬自己的神,自己传自己的道了。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于吉整理的《太平经》是甘忠可的信徒们在民间传播、增加后的内容,期间加入了很多人的思想和内容,比如张三喜欢山神,那么他就把山神当作至高神加到里面,李四喜欢河神,他同样会把河神奉为了至高神,因此就出现了很多神,很多至尊的这种情况。不过我们却可以从《太平经》中归纳出一个当时的共同点来,那就是自然及自然界中的一切,都有神的存在的。比如除了上面提及的那些神以外,当时人们还认为人的五脏也是有神存在的,所以神在当时真的是无处不在,于吉同样也受到这一影响,神太多了也就弄得有点乱了。

《太平经》还反映出当时道教的神的另一个特点,就是“物”与“神”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也就是形而上的东西和形而下的东西之间建立了一种联系,从而导致了形而上的神就有了善恶之分。正是这种神和社会之间的投影,就把神学理论同社会政治联系上了,这也就是为什么甘忠可会入狱,于吉会被杀,黄巾军会起义,五斗米道开创了政教合一的先河的根本原因。

不知大家是否注意到了,这里我讲于的神学理论,也提到了葛洪的神仙体系,这在早期道教中也是有原因的。当时,或者说在以于吉为代表的人们心中,神和仙是不同的。早在战国时期就出现“仙”的概念,比如《庄子》里提到的着名的藐姑射之山的仙人,《列子》里讲的归墟里的仙人等。在《太平经》中,于吉认为的仙和神是不同的,人可以成仙,成仙后再继续努力,追求进步,才有机会成神。也就是说,仙是介于人和神之间的,能够长生不死,会飞,还会各种变化的人。仙人们还不能完全超脱,去过自由自在的生活,还要上班的,具体做什么工作呢?比如掌管四时变化、行云布雨等等吧,这些思想和战国时期不同,那时的仙和神还没有明确区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页 目录
新书推荐: 如梦如真的两段人生! 抗战之横扫日寇 纨绔少爷在唐朝 海国英雄志 三国之从小兵开始无敌 大秦:起兵造反,嬴政竟是我军师 抗战从伪装者开始 穿越破案抗金 轩辕新明录 网游之不落的黄巾旗
返回顶部
document.wri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