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康熙四十年 > 第八章 抬价

第八章 抬价(1/2)

目录
好书推荐: 逆战之塔防神话 朵家人儿 驴行畅想曲 万千世界大拯救 惑世女帝:摄政王,滚远点 一个在赎罪的主播 邪徒志 陆少,你老婆又跑了 末世:漫漫回家路 落水后,又被军户了

傍晚。

乾清宫,正殿。

胤禵请见。

康熙叫起后问道:“你小子事情都安排妥当了?”

胤禵道:“回皇阿玛的话,儿臣都已安排妥当。现在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儿臣这不向您借这东风来了嘛。”

“说说吧,到底怎么个章程。”康熙开口道。

“请皇阿玛给儿臣一道密旨,令赵福善带几名御前侍卫,南下浙海关督促办粮。”

“儿臣已经安排当地海商,从占城暹罗经海路专线购入至少五十万石粮食,到天津卫交货。预计第一批次四十日内就能到达天津卫,粮食数量不少于二十万石。”胤禵答道。

康熙担心道:“你小子还真是,一个马蜂窝,接着一个马蜂窝的捅。从满朝勋贵和文武大臣的虎口里拔牙还不知足,现在还要打漕运的主意。须知漕运,乃是百万漕工衣食所系,不能等闲视之。”

“回皇阿玛,正是因为如此,儿臣才选择自行操作运粮船直接北上。”

“儿臣选择海路直抵天津卫下货的原因有四。”

“其一,符合保密要求。正因为漕运乃是百万漕工衣食所系,历朝历代以海运替代漕运的方案,才多次胎死腹中。因此,当下大家的注意力都放在漕运上,而海运就被忽视。连您都很难无视其中风险,其他人更不可能想到粮食会从海上来,所以保密性会很好。”

“其二,时间效率上会更快一些。内河航运和海运虽都属水路运输,但是由于航行的环境天差地别,因此海船和内河船只构造、载重量、航行速度一概不同。海船无法进入内河航道,必须换船。从宁波到天津卫,海运所需船只数量和航行速度,都大为占优。因此选择在天津卫换船到通州,比从宁波换船走运河到通州效率上要快很多。”

“其三,安全性上更有保证。漕运河长近两千公里,沿途的神仙太多,不可控因素太多。稍有差池,后果不堪设想,到时候就算举起刀来,又能砍下几个人头。从天津卫到通州,就在咱们眼皮子底下,这要是再出问题,大清的根基也就不怎么牢固了。”

“最后就是儿臣的一点试探之举,漕运受黄河影响太大,每年修这两条河的银子海量,但依然年年修,年年还是出问题。这样下去,总有一天会到不可控的程度。咱们需要一条备用线路,保障南粮北运的顺畅。”

“况且儿臣出面和皇阿玛出面有本质的区别,只希望儿臣被群起而攻之的时候,皇阿玛的板子打得轻一些。”

康熙笑道:“难得你有这份孝心替朕分忧,朕既然已经提前答应过你,关于这次赈灾粮食的请求一概照准,就不会食言而肥。朕这就给你一道密旨,另外安排图里琛带一等侍卫二人,二等侍卫四人南下配合你的人筹措粮食。”

胤禵不由大喜,这图里琛可是皇阿玛的心腹,也是现在正得用的人。安排此人南下,粮食的问题至少解决了一半。

笑道:“谢皇阿玛......”

话未说完,就被康熙打断道:“父子私下之间,不必如此。”

“朕还是想问问,这粮食究竟如何赚银子。毕竟就算是解决了粮食的供给问题,也最多只能让朝廷少掏些银子罢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页 目录
新书推荐: 回到大明做海王 大唐:举世无敌,西府赵王遗腹子 如梦如真的两段人生! 抗战之横扫日寇 纨绔少爷在唐朝 海国英雄志 三国之从小兵开始无敌 大秦:起兵造反,嬴政竟是我军师 抗战从伪装者开始 穿越破案抗金
返回顶部
document.write ('');